翻译
躺着观看明月横亘在天边,长达千丈;起身呼唤清风,终于吹起半帆。暂且沿着水边村落、倾斜曲折地前行吧,人世间哪里没有险峻崎岖的岩石呢?
以上为【慈湖夹阻风五首】的翻译。
注释
1. 慈湖夹:地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北,为长江沿岸的一段狭窄水道。
2. 阻风:因无风或逆风而船行受阻。
3. 落月横千丈:形容月亮低垂天际,光影绵延,极言其广阔。
4. 清风得半帆:指风力虽不大,但足以鼓动半帆,使船得以缓慢前行。
5. 且并:姑且紧靠着,伴随而行。
6. 水村:临水而建的村落。
7. 攲侧过:倾斜、曲折地通过,形容行舟艰难。攲(qī),倾斜。
8. 人间:人世间,社会现实。
9. 崖岩:高峻的山岩,此处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10. 巉岩(chán yán):山势险峻的样子,引申为处境艰险。
以上为【慈湖夹阻风五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慈湖夹阻风五首》之一,通过描写行舟途中因风受阻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艰难处境的深刻体悟。前两句写夜卧望月、晨起盼风的细节,展现旅途中的孤寂与期待;后两句由自然之景转入人生感慨,以“巉岩”喻世路艰险,表达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坚韧。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仍能超然物外、坦然处之的精神境界。
以上为【慈湖夹阻风五首】的评析。
赏析
这首小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江上夜行图。首句“卧看落月横千丈”,从视觉入手,营造出静谧辽阔的夜景氛围,“横千丈”夸张而不失真实,凸显月色铺展之广,也暗含诗人长夜难眠的心境。次句“起唤清风得半帆”,动作与心理交融,“唤”字生动,表现出对顺风的殷切期盼,而“半帆”则点出风力微弱,行舟艰难,呼应“阻风”题意。第三句“且并水村攲侧过”,转写白昼行船之状,“攲侧”二字既写航道曲折,亦隐喻人生行路之不平。结句“人间何处不巉岩”戛然而止,由景入理,将自然之险升华为人生之艰,发人深省。此句看似平淡,实则蕴含哲理,是苏轼历经宦海沉浮后的深切感悟。全诗情景交融,理趣盎然,充分展现了东坡诗“于寻常处见深刻”的艺术特色。
以上为【慈湖夹阻风五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语浅意深,末句尤有千钧之力。”
2.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引冯舒语:“‘人间何处不巉岩’,真阅历语,非身经者不能道。”
3. 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卷二十:“慈湖夹连作五首,此其一也。触物兴怀,皆成妙谛。‘落月’‘清风’,写景清绝;‘巉岩’一句,顿觉沉重,盖有感而发也。”
4.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三十一:“此因风阻而生慨,所谓‘风波不足惧,人心自畏途’也。末句乃通章之眼。”
5. 林语堂《苏东坡传》:“苏轼能在最平凡的旅途中,看出人生的真谛。如‘人间何处不巉岩’,一句道尽仕途与命运之多舛,却仍能从容前行。”
以上为【慈湖夹阻风五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