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水泻、鹄泻、及泻、渝、芒芋、禹孙。
气味
(根)甘、寒、无毒。
主治
水湿肿胀。用白术、泽泻各一两,共三工业区末,或做成丸子。每服三钱,茯苓汤送下。
暑天吐泻(头晕,渴饮,小便不利)。用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加水一碗、姜五片、类灯心十根,煎至八成,温服。
附方
泽泻叶治风疾、难产,乳汁不出等症;泽泻实治风痹消渴,益肾气,除邪湿。
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zé xiè。
本草纲目 · 草部 · 泽泻。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shuǐ xiè gǔ xiè jí xiè yú máng yù yǔ sūn。
释名 水泻、鹄泻、及泻、渝、芒芋、禹孙。
qì wèi gēn gān hán wú dú。
气味 (根)甘、寒、无毒。
zhǔ zhì shuǐ shī zhǒng zhàng。
主治 水湿肿胀。
yòng bái zhú zé xiè gè yī liǎng,
用白术、泽泻各一两,
gòng sān gōng yè qū mò,
共三工业区末,
huò zuò chéng wán zǐ。
或做成丸子。
měi fú sān qián,
每服三钱,
fú líng tāng sòng xià。
茯苓汤送下。
shǔ tiān tù xiè tóu yūn,
暑天吐泻(头晕,
kě yǐn,
渴饮,
xiǎo biàn bù lì。
小便不利)。
yòng zé xiè bái zhú,
用泽泻、白术,
bái fú líng gè sān qián,
白茯苓各三钱,
jiā shuǐ yī wǎn jiāng wǔ piàn lèi dēng xīn shí gēn,
加水一碗、姜五片、类灯心十根,
jiān zhì bā chéng,
煎至八成,
wēn fú。
温服。
fù fāng zé xiè yè zhì fēng jí nán chǎn,
附方 泽泻叶治风疾、难产,
rǔ zhī bù chū děng zhèng zé xiè shí zhì fēng bì xiāo kě,
乳汁不出等症;泽泻实治风痹消渴,
yì shèn qì,
益肾气,
chú xié shī。
除邪湿。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泽泻】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犬、地羊。
肉:咸、酸、温、无毒。狗胆:平、苦、有小毒。
(实)咸、温、无毒。
腰脚无力。取风干的生栗,每晨吃十多粒,再吃猪肾煮粥,必渐转健。
茴香、八角珠。
(子)辛、平、无毒。
大小便闭,鼓胀气促。
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
(苗、花)甘、凉、无毒。
通身水肿。
青琅玕,生蜀郡平泽,采无时,此蜀郡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琅玕有数种色,以青者入药为胜,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
辛,平,无毒。
此乃波斯国银矿也。一作悉蔺脂。
目生翳膜,用火烧铜针轻点,乃傅之,不痛。
亦名胡盐、羌盐、青盐、秃登盐、阴士盐(按:即现在所称的大青盐)。
咸、寒、无毒。
小便不通。
甘、平、无毒。
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
陆游 · 宋代 · 诗
旗亭浊酒典衣沽,蟹舍老翁折简呼。
夜中醉归骑草驴,嵬昂不须宗武扶。
丹徒布衣有筹略,渔阳突骑莫枝梧。
林逋 · 宋代 · 诗
几万人家山水中,为官古雅少人同。
疏帘衙退卷花轴,曲槛客来凭竹风。
唯道簿书多傍俗,自怜琴酒未妨公。
刘克庄 · 宋代 · 诗
寄声谢轩帝,不必奏钧天。
一碧九万里,横吹铁笛眠。
王世贞 · 明代 · 诗
曜灵避晴汉,丰隆鞭疾雷。
鳌驱海水立,鹏击天风来。
百卉竞含态,孤根虞见摧。
胡应麟 · 明代 · 诗
襄阳轻薄儿,挟弹出大堤。嬉游向日暮,高唱白铜鞮。
刘崧 · 明代 · 诗
青松深处一茅庐,知是萧郎旧隐居。安得鹤飞报童子,便篘新酒钓新鱼。
释今无 · 明代 · 诗
灵峰雁序见拈花,今又同风结一家。为怜螺髻无遮障,片片如鳞覆彩霞。
董其昌 · 明代 · 诗
忆昔论交自筱骖,虽更出处岂商参。阮家犊鼻贫骄北,先世狐书史愧南。岂有风流分仲二,差怜骨相共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