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hé téng zǐ。
本草纲目 · 草部 · 盍藤子。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xiàng dòu hé zi hé zǐ。
释名 象豆、盍子、合子。
qì wèi rén sè gān píng wú dú。
气味 (仁)涩、甘、平、无毒。
zhǔ zhì hóu bì zhǒng tòng。
主治 喉痹肿痛。
yòng hé téng zǐ shāo guò,
用盍藤子烧过,
yán xì,
研细,
jiǔ sòng fú yī qián。
酒送服一钱。
wǔ zhì xià xuè。
五痔下血。
yòng hé téng zǐ shāo cún xìng,
用盍藤子烧存性,
měi fú èr qián,
每服二钱,
mǐ tāng sòng xià。
米汤送下。
cháng fēng xià xuè。
肠风下血。
yòng hé téng zǐ liǎng gè wán hǎo de zào jiá zi sì shí jiǔ gè,
用盍藤子两个、完好的皂荚子四十九个,
gòng shāo cún xìng,
共烧存性,
yán wèi mò。
研为末。
wēn jiǔ sòng xià。
温酒送下。
yòu fāng yòng hé téng zǐ sān méi xuǎn hòu zhòng zhě,
又方:用盍藤子三枚(选厚重者),
shī zhǐ qī céng bāo hǎo wēi shú qù ké,
湿纸七层包好煨熟、去壳,
qǔ ròu,
取肉,
měi fú yī qián,
每服一钱,
fàn qián fú,
饭前服,
huáng qí tāng sòng xià。
黄芪汤送下。
yì tiān fú yī cì。
一天服一次。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盍藤子】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江珠。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镇心明目,止血生肌。
释名饧气味甘、大温、无毒。主治老人烦渴。用大麦一升,加水七升煎至五升,再加入赤饧二合,渴即取饮。
释名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气味辛、寒、无毒。主治痰喘。
释名石鲮、石龙藤、悬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气味苦、温、无毒。主治小便白浊。
释名醋浆、革针、苦耽、灯笼草、虎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神珠。气味(苗、叶、茎、根)苦、寒、无毒。(子)酸、平、无毒。
释名亦名白药、梗草、荠气味(根)辛、微温、有小毒。李时珍认为:“当以苦、辛、平为”。主治胸满不痛。
释名亦名胡盐、羌盐、青盐、秃登盐、阴士盐(按:即现在所称的大青盐)。气味咸、寒、无毒。主治小便不通。
释名巢,即细腰蜂巢。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难产。
李商隐 · 唐代 · 诗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
宋之问 · 唐代 · 诗
有卉秘神仙,君臣有礼焉。忻当苦口喻,不畏入肠偏。扁鹊功成日,神农定品年。
朱庆馀 · 唐代 · 诗
芦苇声多雁满陂,湿云连野见山稀。遥知将吏相逢处,半是春城贺雪归。
拾得 · 唐代 · 诗
迢迢山径峻,万仞险隘危。石桥莓苔绿,时见白云飞。瀑布悬如练,月影落潭晖。
郭之奇 · 明代 · 诗
亭之东,幽山红。东来紫,有无中。青阳动,甲荄通。
陆文圭 · 元代 · 诗
太阴水之精,浴水光愈洁。常怪市中人,不识沙头月。
张镃 · 宋代 · 诗
金谷园中夜罢炊,照花滴腊上林枝。清芬更比寒梅耐,不是蜂房借蜜脾。
黄永 · 清代 · 词
晓烟如织。猛驾舟如叶。双桨动,孤帆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