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雀头香、草
附子、水香棱、水巴戟、水莎、侯莎、莎结,夫须、续根草、地毛。
气味
(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
未老先衰。
用香附子一斤,水浸一夜,取出,擦
去毛,炒黄,加茯神(去皮)四两,
共研为末,以炼蜜调末为丸,如弹子大。每晨服一丸,降气汤
送下。降气汤是
用香附子(如上法处理)
半两、茯神
二两、炙
甘草一两半、合煎而成。此
方名“交感丹”。除了治未老先衰之外,还能治胸痞、拒食、虚冷遗精等症。
偏正头痛,热气上攻,头目昏眩。单
用香附子一味,经过去皮、煮、捣、晒、焙之后,研为细末,加炼蜜调成丸子,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水一碗,煎药至八成服下,妇女用醋汤煎服。此
方名“一品丸”。
一切气病(胸腹胀满、恶心、气逆、翻酸、烦闷等)。
用香附子一斤、缩砂仁八两、炙
甘草四两,
共研为末,盐开水送服。或研成粗末煎服亦可。此
方名“快气汤”。
心腹刺痛。香
附子(
去毛,焙)二十两、乌药十两、
甘草(炒)一两,
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盐汤
送下。
心脾气痛(胸膛软处有一点作痛、俗称心气痛,实乃胃脘有滞所致,或起因于气,或起因于寒)。
用香附子醋浸,略炒,研为末;另用高良姜酒洗几次,略炒,也研为末。两工分别收存,治病时,起因于寒者,姜
二钱、附一钱;起因于气者,附
二钱、姜一钱;起因于气与寒者,姜、附等分。三种情况都以热
米汤加一匙姜汁和一小撮盐把药
送下。服药七、八次后,病根可除。
心腹诸痛(心气痛、腹痛、小腹痛、血气痛等)。
用香附子二两、艾叶
半两,在醋汤中贞煮熟,去艾叶,炒香
附子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开水
送下。此
方名“艾附丸”。
湿肿虚肿。
用香附子、艾,加醋煮干,焙三工业区末。以醋、糊调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常服,可使肿水从小便排出。又方:香
附子一斤,在童便中浸三日,取出,焙干研细,加糊为丸。
每服四、五十丸,
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疝气痛。和
香附末
二钱,空心服,以海藻一钱,煎酒调下,服药后把海藻也吃下去。
月经不调及其他妇科病。用大香
附子(擦
去毛)一斤,分作四份:一份醇酒浸,一份酽醋浸,一份盐水浸,一份童便浸。几日后,取出香
附子,洗净,晒士,捣烂,微焙为末,加醋煮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酒
送下。瘦人,加泽新天兰、赤茯苓末
二两;气虚,加四君子料;血虚,加四物料。此
方名“四制
香附丸”。
重度血崩或五色漏带。
用香附子去毛炒焦,研为末,热酒冲
二钱,立愈。已昏迷者,服三钱,
米汤送下。
安胎顺气。香
附子炒后研细,浓煎紫苏汤送服一、
二钱。加砂仁亦可。此
方名“铁罩散”。
妊娠恶阴(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起坐不便,饮食不进)。
用香附子二两,藿香叶、
甘草各
二钱,
共研细。
每服二钱,开水加盐
送下。此
方名“二香散”。
临产顺胎(怀胎九月或十月时服此,自然顺产)。胜利地
附子四两、缩砂仁(炒0)三两、
甘草(炙)一两,
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
米汤送下。
产后狂言(血晕妄语。烦渴不止)。用生香
附子(
去毛)研细。
每服二钱,姜、枣煎汤
送下。
气郁吐血。用童便调
香附末
二钱服。又方:香
附子一两、白茯苓
半两,
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陈粟
米汤送下。
肺破咯血。
用香附子一钱,研细,
米汤送服。一天服二次。
尿血。
用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分另煎汤。先服
香附汤在王口,后服地榆汤至尽。发吵见效,可照此再服。
各种下血。
用香附子浸童便中一天,取出捣碎,醋拌,焙干,研为末。
每服二钱,
米汤送下。又方:香
附子以醋酒各半煮熟,焙研为末,加黄秫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国十丸,
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香
附子末
二钱,加百草霜、麝香各少许同服,见效很快。
脱肛。
用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每取一匙,加水一碗,煎沸十多次后,淋洗患处。
气郁头痛。
用香附(炒)四两、川芎
二两,
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茶汤调下。常服可防头痛,又可明目。
肝虚目痛(冷泪,羞明)。
用香附子一两、夏枯草
半两,
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茶汤
送下。
突然耳聋。
用香附子(瓦炒)研末,早晚各服
二钱,萝卜子煎汤
送下。药忌铁器。
耳。
用香附末裹棉送入耳内,有效。
牙痛。和香
附子、艾叶煎汤漱口,同时
用香附子末擦牙。又方:香
附子(炒存性)三两,青盐、生姜各
半两,
共研为末,每日擦牙。
长期消渴不愈。
用香附子一两、白茯苓
半两,
共研为末。
每服三钱,陈粟
米汤送下。每天服二次。
蜈蚣咬伤。嚼
香附涂搽,立效。
附方
香附为疏肝、理气、解郁的要药。治经行腹痛、月经不调等妇科病,
香附也是必用的药物。李时珍称本品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可以说是把
香附的特点指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