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亦名苘、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气味
(根)辛、平、无毒。
主治
胸膈郁积。用
贝母(
去心),加
姜汁炒后
研细,再和
姜汁、面糊
做成丸子。
每服七十丸。
化痰降气,止咳解郁。用
贝母(
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加蜜
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小儿百日咳。用
贝母五钱、甘草(半生半灸)
二钱,
共研为末,加沙糖调成
丸子,如芡子大,每次以米汤化服一丸。
乳汁不下。用
贝母、知母、牡蛎粉等分,研为
细末。
每服二钱,猪蹄汤调服。此方名“二母散”。
目昏,流冷泪。用
贝母一枚、胡椒七料,
共研为
细末,点眼。
目生弩肉。用
贝母、丁香,等
分为末,加
乳汁调匀点眼。
吐血、鼻血不止。用
贝母(炮过),研为
细末。
每服二钱,温浆水送下。
小儿鹅口,满口白烂。用
贝母(
去心,
研细)半钱,加水五分、蜜少许,煎三沸。取抹患处。
婴儿吹妈,引起胀痛。有
贝母末吹入鼻中,很见效。
乳痈。用酒送服
贝母二钱,另找人吮乳,使之通畅。
紫白瘢。用
贝母、南星,等
分为末。生姜带汁调药搽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