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shí bù biān shí。
本草纲目 · 石部 · 砭石。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zhēn shí。
释名 针石。
zhǔ zhì cì bǎi bìng yōng zhǒng。
主治 刺百病痈肿。
jí jiě sù wèn yì fǎ fāng yí lùn yún dōng fāng zhī yù,
集解 《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方之域,
yú yán zhī dì,
鱼盐之地,
hǎi bīn bàng shuǐ,
海滨傍水,
qí bìng wèi yōng yáng,
其病为痈疡,
qí zhì yí biān shí,
其治宜砭石,
gù biān shí yì cóng dōng fāng lái。
故砭石亦从东方来。
wáng bīng zhù yún biān shí rú yù,
王冰注云:砭石如玉,
kě yǐ wéi zhēn。
可以为针。
gài gǔ zhě yǐ shí wèi zhēn,
盖古者以石为针,
jì shì yǐ zhēn dài shí,
季世以针代石,
jīn rén yòu yǐ cí zhēn cì bìng,
今人又以瓷针刺病,
yì biān zhī yí yì yě。
亦砭之遗意也。
以上为【本草纲目·石部·砭石】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壁宫、壁虎、蝎虎、蝘蜓。气味咸、寒、小有毒。主治久年惊。
释名子名椹气味桑根白皮:甘寒、无毒。桑叶:苦、甘、寒、有小毒。桑枝:苦、平桑柴灰:辛、寒、有小毒。
释名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气味(营实一即蔷薇子)酸、温、无毒。(根)苦、涩、冷、无毒。
释名朔吊。接骨草。气味酸、温、有毒。
释名亦名胡、常思、苍耳、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道人头、进贤菜、喝起草、野茄、缣丝草。气味(实)甘、温、有小毒。(茎、叶)苦、辛、微寒、有小毒。
释名覆闾。气味(子)苦、微寒、无毒。主治瘀血不散。
铅霜释名亦名铅白霜。是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放醋坛中密封而成,经久即成霜。李明珍介绍的铅霜制法:把铅打成钱,用绳穿线成串。
气味辛、大热、有大毒。主治痈肿风痹、腰脚疼新华通讯社,筋挛急,遍身风疹等。
贺铸 · 宋代 · 词
炉烟微度流苏帐。孤衾冷叠芙蓉浪。蟋蟀不离床。
高适 · 唐代 · 诗
徒然酌杯酒,不觉散人愁。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
梅尧臣 · 宋代 · 诗
去不避风雨,泣望松柏门。飒然风悲响,如感泉下魂。沃酹向坟土,空湿陈草根。
徐渭 · 明代 · 诗
马血为转燐,人血为野火。何为松柏间,赤轮陟如跛。人言鬼炬微,神者赤而大。
屈大均 · 明代 · 诗
高高城外风门岭,仙女岩扉时倒影。水盂朝吐白云香,石镜暮含明月冷。黑米成珠旧日粮,玉浆如乳谁家井。
侯嬴年七十,方报信陵恩。意气繇来重,功名非所论。驱车过梁苑,酾酒吊夷门。
成鹫 · 明代 · 诗
老母发垂白,痴儿口尚黄。苍茫就岐路,感激问行藏。别绪通幽隐,贫交在久长。
湛若水 · 明代 · 诗
鲁有柳下圣,士师亦三黜。直道古难容,焉往而不屈。送君江水东,正是开笼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