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gān sōng xiāng。
本草纲目 · 草部 · 甘松香。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kǔ mí chě。
释名 苦弥扯。
qì wèi gēn gān wēn wú dú。
气味 (根)甘、温、无毒。
zhǔ zhì xīn fù tòng mǎn,
主治 心腹痛满,
pí jī yù,
脾积郁,
shèn xū chǐ tòng,
肾虚齿痛,
miàn zhì fēng chuāng,
面痣风疮,
jiǎo qì fú xī děng。
脚气浮膝等。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甘松香】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气味甘、咸、平、无毒。主治惊痫毒疮。考释鲊答,生走兽及牛马诸畜肝胆之间,有肉囊裹之,多至升许,大者如鸡子,小者如栗如棒,其状白色,似石非石,似骨非骨,打破重叠。
释名苦楝。实名金铃子。气味苦、寒、有小毒。
释名胡芥、蜀芥。气味(子)辛、温、无毒。主治反胃上气。
释名蓄、秃菜、败毒菜、牛舌菜、羊蹄大黄、鬼目、东方宿、连虫陆、水黄芹,子名金荞麦。气味(根)苦、寒、无毒。主治结肠(便闭)。
释名杜芫、赤芫、去水、毒鱼、头痛花、儿草、败华。根名黄大戟、蜀桑。气味(花、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枯瘤赘痔乳,食瘘疬并诸疮恶肉。修治用砒石二两,木鳖子仁、巴豆仁各半两,硇砂二钱,为末,用木鳖子油、石脑油和成一块,油裹,埋土坑内,四十九日取出,劈作小块,瓷器收用。孤滔曰:“土黄制雄黄。
释名木狗生广东左右江山中。形如黑狗,能登木。主治皮:除脚痹风湿气,活血脉,暖腰膝。
释名摇车、野蚕豆、小巢菜。气味辛、平、无毒。主治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止热疟、活血平胃。
刘禹锡 · 唐代 · 诗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王昌龄 · 唐代 · 诗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苏辙 · 宋代 · 诗
江梅似欲竞新年,照水窥林态愈妍。霜重清香浑欲滴,月明素质自生烟。未成细实酸犹薄,半落南枝意可怜。
刘克庄 · 宋代 · 诗
骨法枯闲甚,惟堪作隐君。山行忘路脉,野坐认天文。字瘦偏题石,诗寒半说云。
王禹偁 · 宋代 · 诗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
毛滂 · 宋代 · 诗
梦魂夜夜钓鱼台,怀抱何当亦好开。竹日一窗窥我病,溪风三里送诗来。天花散灭双瞳冷,香烬萧寒万相灰。
郭之奇 · 明代 · 诗
逾纪波澜,指屈心寒。兄蛟弟鳄,蜃气频剜。旅徒星没,影骨云残。
韩元吉 · 宋代 · 诗
清时得路每投闲,垂上甘泉玉笋班。借箸几看趋魏阙,请缨常欲度天山。放怀侠气千夫上,抵掌高谈一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