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shòu bù huān。
本草纲目 · 兽部 · 獾。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gǒu huān,
释名 狗獾,
tiān gǒu。
天狗。
qì wèi gān,
气味 甘,
suān,
酸,
píng,
平,
wú dú。
无毒。
zhǔ zhì bǔ zhōng yì qì,
主治 补中益气,
yí rén。
宜人。
xiǎo ér gān shòu,
小儿疳瘦,
shā huí chóng,
杀蛔虫,
yí dàn zhī,
宜啖之,
gōng yǔ tuān tóng。
功与貒同。
以上为【本草纲目·兽部·獾】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气味鳔:甘、平、无毒。鳔胶:甘、咸、平、无毒。主治鳔:止折伤血出不止;烧灰,豕阴疮、瘘疮、月蚀疮。
释名团鱼、神守。气味鳖甲:咸、平、无毒。肉:甘、平、无毒。
释名公蛎蛇。气味(肉)甘、大中型、寒、无毒。主治消渴烦热。
释名至掌。大者名马蜞、马蛭、马蟥、马鳖。气味咸、苦、平、有毒。
释名来禽、文林郎果。气味酸、甘、温、无毒。主治水痢不止。
释名米囊子、御米、象谷。气味(米)甘、平、无毒。(壳)酸、涩、微寒、无毒。
释名九说、天说、鬼药、解毒、爵犀、马目毒公、害母草、羞天花、术律草、枸田草、独脚莲、独荷草、山荷叶、旱荷、八角盘、唐婆镜。气味(根)辛、温、有毒。主治子死腹中(胞破不生)。
释名亦名荔实、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刺。气味(子)辛、平、无毒。(根、茎)苦、寒、无毒。
陆游 · 宋代 · 诗
生计淡无味,终焉乐有馀。灌畦亲抱瓮,种秫学拈锄。择木翔归鸟,临渊聚戏鱼。
苏辙 · 宋代 · 诗
山连上帝朱明府,心是南宗无尽灯。过此攲危空比梦,年来瘴毒冷如冰。图书一笑宁劳客,音信频来尚有僧。
李之仪 · 宋代 · 诗
寒食相披拂,方时欲适然。君应寻故约,我亦赴新阡。但怪沈来雁,那知已逝川。
方干 · 唐代 · 诗
险峭虽从笔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倚云孤桧知无朽,挂壁高泉似有声。转扇惊波连岸动,回灯落日向山明。
曾几 · 宋代 · 诗
布袜青鞋踏欲无,登山临水未成疏。十峰双涧天衣寺,万壑千岩总不如。
王世贞 · 明代 · 诗
生作郡中正,殁称光禄勋。主恩宽自及,名德远偏闻。宿垄新朱戟,雕甍旧白云。
屈大均 · 明代 · 诗
白衣山子好,山旱种乘春。拨雪烧畲熟,禾生火粒新。
何景明 · 明代 · 诗
使君五马来月氐,方瞳夹镜光离离。长身峻耳高七尺,锦云窣地王花赤。杏鞯蹙镫只盘龙,文羁翠刻金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