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guǒ bù lín qín。
本草纲目 · 果部 · 林檎。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lái qín wén lín láng guǒ。
释名 来禽、文林郎果。
qì wèi suān gān wēn wú dú。
气味 酸、甘、温、无毒。
zhǔ zhì shuǐ lì bù zhǐ。
主治 水痢不止。
yòng lín qín bàn shú zhě shí méi,
用林檎半熟者十枚,
jiā shuǐ èr shēng,
加水二升,
jiān chéng yī shēng,
煎成一升,
lián lín qín yì qǐ chī xià。
连林檎一起吃下。
xiǎo ér xià lì。
小儿下痢。
yòng lín qín gòu zi tóng dǎo zhī,
用林檎、构子同捣汁,
rèn yì yǐn fú。
任意饮服。
xiǎo ér shǎn pǐ tóu fà shù lì,
小儿闪癖(头发竖立,
fā huáng,
发黄,
quán shēn shòu ruò。
全身瘦弱)。
yòng gàn lín qín pú yán wèi mò hé cù tú huàn chù。
用干林檎脯研为末和醋涂患处。
fù fāng lín qín jí xiàn zài tōng chēng de huā hóng。
附方 林檎即现在通称的花红。
以上为【本草纲目·果部·林檎】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枸枸棘、苦杞、甜菜、天精、地骨、地节、地仙、却老、羊乳、仙人杖、西王母杖。气味苦、寒、无毒。主治肾经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
释名急性子、早珍珠、金凤花、小桃红,夹竹桃、海,染指甲草,菊婢。气味(子)微苦、温、有小毒。(花)甘、滑、温、无毒。
释名亦名覆菹、草、苴、苴、嘉草。气味(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
释名根名茹根、兰根、地筋。气味(茅根)甘、寒、无毒。主治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
释名亦名干归、山蕲、白蕲、文无。气味(根)苦、温、无毒。主治血虚发热(困渴大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释名亦名水银霜、白雪、白灵砂。乃水银或水粉粉炼炼升华而成。气味辛、温、有毒。
释名亦名铁液、铁屑、铁蛾。打铁时,火花散飞,细微如屑,飞动如蛾。气味辛、平、无毒。
释名通草、活夺、离南。气味甘、淡、寒、无毒。主治水肿癃闭,明目退退热,泻肺,利小便。
李白 · 唐代 · 诗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黄庭坚 · 宋代 · 词
八年不见,清都绛阙,望银汉、溶溶漾漾。年年牛女恨风波,算此事,人间天上。野麋丰草,江鸥远水,老夫唯便疏放。
张可久 · 元代 · 曲
门长闭,客任敲,山童不唤陈抟觉。袖中六韬,鬓边二毛,家里箪瓢。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刘克庄 · 宋代 · 词
风露洗玉宇,星斗灿银潢。云间笙鹤来下,人世变凄凉。九转金丹成后,一朵红云深处,玉立侍虚皇。
皮日休 · 唐代 · 诗
借问山中许道士,此回归去复何如。竹屏风扇抄遗事,柘步舆竿系隐书。绛树实多分紫鹿,丹沙泉浅种红鱼。
张翥 · 元代 · 诗
学道武夷还上清,羽人毛骨鹤同轻。丹留别室生虹气,啸隔空山作虎声。剑外鬼神来叱咤,画中河岳入经营。
张翥 · 元代 · 词
陌上垂杨吹絮罢。愁杀行人,又是春归也。点点飞来和泪洒。
刘崧 · 明代 · 诗
飞鸟远矣将夕,幽人澹其欲秋。抱瑶琴以叹息,渺芳草乎中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