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guǒ bù yún bǎi。
本草纲目 · 果部 · 榲柏。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qì wèi suān gān wēi wēn wú dú。
气味 酸、甘、微温、无毒。
zhǔ zhì wēn zhōng,
主治 温中,
xià qì,
下气,
xiāo shí,
消食,
zhǐ kě,
止渴,
sàn jiǔ qì。
散酒气。
以上为【本草纲目·果部·榲柏】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气味甘、微温、无毒。主治赤白痢(腹痛难忍,里急后重)。用黄蜡三钱、阿胶三钱,同熔化,加黄连末五钱,搅匀,分三次热服。
释名雷实、雷矢、竹苓。气味苦、寒、有小毒辣。主治下寸白虫(绦虫)。
释名茯灵、茯兔、松腴、不死面,抱根者名茯神。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神不定,恍惚健忘。
释名龙目、圆眼、益智、亚荔枝、荔枝奴、骊珠、燕卵、蜜脾、鲛泪、川弹子。气味(实)甘、平、无毒。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
释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气味(根)苦、平、无毒。主治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
气味甘,温,无毒。主治主汤火伤,研末涂之。附方《普济方》云:牙宣疳匿虫,赤土、荆芥叶同研,揩之,日三次。
释名取霜法: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久不坏。气味甘、寒、无毒。主治饮冬霜可解酒热,凡酒后面热耳赤者,饮之立消。
释名亦称釜月中墨、铛墨、釜煤、釜、锅底墨。气味辛、湿、无毒。主治突然心气痛。
苏轼 · 宋代 · 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錚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文天祥 · 宋代 · 诗
疾病连三次,形容落九分。几成白宰相,谁识故将军。暗坐羞红日,闲眠想白云。
高濂 · 明代 · 词
雨将歇。烟半没。露出些儿山顶月。
刘攽 · 宋代 · 诗
六王昔崩荡,秦帝按剑兴。虎争四十年,方隅为之平。豪气竟未已,用民如不胜。
胡应麟 · 明代 · 诗
定两川,皇图赫赫帝业安。成都破竹万姓欢。壶浆夹道食以箪。
陈著 · 宋代 · 诗
有美一人来自东,与儿洵约西游同。谓闻古越多胜迹,庶可洗眼开心胸。窆石亭空思禹迹,飞翼楼高忆蠡功。
邓云霄 · 明代 · 诗
泊滩樵且爨,晚兴倚芳洲。秋色行看老,芦花已白头。
周昙 · 唐代 · 诗
忠谏能坚信正臣,三沈三屈竟何云。每沈良久方能语,及语还呼桀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