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ǎo bù gōu wěn。
本草纲目 · 草部 · 钩吻。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yě gě dú gēn hú màn cǎo duàn cháng cǎo huáng téng huǒ bǎ huā。
释名 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
qì wèi xīn wēn dà yǒu dú。
气味 辛、温、大有毒。
zhǔ zhì jiǎo xī bì tòng,
主治 脚膝痹痛,
sì zhī jū luán,
四肢拘挛,
è chuāng jiè chóng,
恶疮疥虫,
hāi nì shàng qì,
咳逆上气,
hóu bì yàn sāi。
喉痹咽塞。
以上为【本草纲目·草部·钩吻】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毛刺。气味皮:苦、平、无毒。肉:甘、平、无毒。
释名犬、地羊。气味肉:咸、酸、温、无毒。狗胆:平、苦、有小毒。
释名龙鲤、穿山甲、石鲮鱼气味咸、微寒、有毒。主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用穿山甲(左瘫用右甲,右瘫用左甲)断熟、大川乌头炮熟、红海蛤如子大者各二两,共研为末。
释名蛆是蝇的幼虫气味寒、无毒。主治一切疳疾。在六月间取粪坑听蛆淘净,封竹筒中,干后研末。
气味(根)辛、平、有大毒。主治心腹前。用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烂,加蜜成丸,如梧子大。
释名毛犀。气味角:酸,咸,凉,无毒。主治惊痫癫狂。
释名米曲、鼠耳、佛耳草、无心草、香茅、黄蒿、茸母。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附方同款冬花。
气味(菜)甘、冷利、无毒。(苋实)甘、寒、无毒。主治产后下痢,蛇虫螫伤,漆疮搔痒等。
杜甫 · 唐代 · 诗
鲁钝仍多病,逢迎远复迷。耳聋须画字,发短不胜蓖。泽国虽勤雨,炎天竟浅泥。
苏辙 · 宋代 · 诗
丹旐国西门,茅庐济水深。官清贫似旧,名重殁犹存。台阁传遗懿,交游拭泪痕。
陈曾寿 · 清代 · 诗
远书危地报平安,强抑惊心且作欢。已有春声喧爆竹,聊寻好语对椒盘。神焦鬼烂曾何诉,地辟天开有至难。
胡应麟 · 明代 · 诗
拂曙蓟门东,寻芳入乱红。园梨娇堕雪,堤柳净含风。逸气双钩并,清歌一棹同。
李雯 · 清代 · 词
花影深帘重。斗帐微寒,一枕香云拥。何事起来常懵忪,绣被红翻,颠倒思前梦。
许月卿 · 宋代 · 诗
曾对君王已放还,何须当道把渔竿。使轺将宿人将避,拗折渔竿赶入山。
宋褧 · 元代 · 诗
临水亭台似曲江,同年人物宴华堂。婵娟笑弄龙香拨,醽醁深涵鸟羽觞。醉后方言频尔汝,座中除目互平章。
俞樾 · 清代 · 诗
元蝉洁而饿,蜣螂秽而饱。苟念呼蹴羞,犹谓饿死小。何况劫火人间烧,故宫离黍愁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