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这些年我们各奔东西,行踪难合,令人遗憾;今日举杯临水,记下这分别的时刻。
近在咫尺却如隔江湖,我将渐渐老去;你则将顺汝水、颍水东流而去,而我却向西而行。
以上为【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的翻译。
注释
1. 欧阳主簿:指欧阳某人,时任主簿(州县佐吏),生平不详。
2. 赴官韦城:前往韦城担任官职。韦城,古县名,唐代属相州,宋代属澶州,今河南滑县东南。
3. 出处:指出仕与退隐,此处引申为仕途行踪、人生际遇。
4. 恨不齐:遗憾不能同步,意指两人多年分离,行止不同。
5. 一樽临水:设酒于水边饯行。樽,酒器,代指酒宴。
6. 分携:分别,离别。
7. 江湖咫尺:虽相距很近,却如江湖相隔,难以相见。
8. 吾将老:诗人自叹年岁渐长,功业未就。
9. 汝颍东流:指汝水与颍水,二水均发源于河南,东南流入淮河。此处借水流方向喻友人赴任之路。
10. 子却西:你往东去,我却向西行,象征人生道路的背离。
以上为【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诗是苏轼送别友人欧阳主簿赴任韦城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人远行的惜别之情。诗中“出处年来恨不齐”直抒胸臆,道出多年仕途漂泊、与友人难以相聚的遗憾。“江湖咫尺吾将老”一句,既写空间之近,又叹年华之逝,情感深沉。后两句以地理流向暗喻人生道路的分岔,含蓄而富有张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悠远,体现了苏轼早期诗歌中真挚的情感与深沉的人生体悟。
以上为【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的评析。
赏析
此诗为组诗《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之一,虽仅四句,却情意深长。首句“出处年来恨不齐”开门见山,点出多年不得相见的遗憾,奠定全诗感伤基调。次句“一樽临水记分携”转入眼前场景,以临水设酒之细节点染离别氛围,真实而动人。第三句“江湖咫尺吾将老”极富张力——“江湖”本指遥远,而“咫尺”言其近,二者矛盾并置,凸显虽近犹远、相见难久的无奈,加之“吾将老”三字,更添迟暮之悲。末句“汝颍东流子却西”,以自然水流方向比喻人生走向,友人顺流东去赴任,自己却西行他方,方向相悖,暗示前程各异、聚首无期。全诗善用对比与象征,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展现了苏轼早期七绝中抒情与哲思交融的艺术特色。
以上为【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的赏析。
辑评
1.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版)卷三引清·查慎行评:“语简而意长,咫尺江湖,已见苍茫之感。”
2. 《宋诗钞》载吴之振语:“东坡早年诗多率真,此作于离怀中见筋骨,非徒作别情者。”
3. 《历代诗话》引纪昀评:“‘江湖咫尺’与‘汝颍东流’对写,地势与人情俱出,笔力沉着。”
4. 《唐宋诗醇》评此组诗云:“送别之作,不事铺张,而情致宛转,可见东坡性情。”
以上为【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