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乌黑如云的鬓发刚刚修剪成清新的绿色,霞光般的衣裳拖曳着拂晓的红晕。她准备歌唱时静静地伫立在青翠的宴席之中,宛如一朵彩云,为何忽然从巫山神女峰飘然下降?随着节拍,她如鸾鸟飞舞于镜中,转身时又似燕子在空中轻盈回旋。请不要翻动那红色的衣袖穿过帘幕,唯恐被飞扬的柳絮勾引,随东风而去,嫁与春风。
以上为【南歌子 · 云鬓裁新緑】的翻译。
注释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隋唐以来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义,大体属小曲。调名本自汉张平子《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句,取淳于棼事。《金奁集》入「仙吕宫」。此词有单调、双调二体。单调者始自温飞卿词,因词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张子澄词本此添字,因词有「高捲水晶簾额」句,名《水晶簾》,又有「惊破碧窗残梦」句,名《碧窗梦》。郑子聃有《我爱沂阳好》词十首,更名《十爱词》。以温飞卿《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为正体,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单调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韵。双调者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始自毛熙震词,周美成、杨无咎、仲殊五十四字体,无名氏五十三字体,俱本此添字。仄韵者始自《乐府雅词》,惟石次仲词最为谐婉。周美成词名《南柯子》,程正伯词名《望秦川》,田不伐词有「簾风不动蝶交飞」句,名《风蝶令》。双调五十二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东坡外集》俱未收,唯见《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子晋汲古阁本《东坡词》。《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题作「舞妓」,茅维《苏集》本无题。
霞衣:以云霞为衣,后用以指仙道所穿之服。龙榆生笺引《杜阳杂编·卷下》:「元和五年,内给事张惟则自新罗使回,云于海上泊洲岛间,忽闻鸡犬鸣吠,似有烟火,遂乘月闲步。约及一二里,则见花木台殿,金户银阙,其中有数公子,戴章甫冠,着紫霞衣,吟啸自若。惟则知其异,遂请谒见。公子曰:『汝何所从来?』惟则具言其故。公子曰:『唐皇帝乃吾友也,汝当旋去,为吾传语。』俄而命一青衣捧金龟印以授惟则,乃置之于宝函。复谓惟则曰:『致意皇帝。』惟则遂持之还舟中。回顾旧路,悉无踪迹。金龟印长五寸,上负黄金,玉印面方一寸八分,其上曰:『凤芝龙木,受命无疆。』惟则达京师,即具以事进。上曰:『朕前生岂非仙人乎?』及览龟印,叹异良久,但不能谕其文尔。因命缄以紫泥玉锁,致于帐内。其上往往见五色光,可长数尺。是月寝殿前连理树上生灵芝二株,宛如龙凤。上因叹曰:『凤芝龙木,宁非此验乎?』」
彩云:龙榆生笺:「李太白《宫中行乐词八首》诗:『只愁歌舞散,化作綵云飞。』」
巫峰:龙榆生笺:「《天中记》:『巫山十二峰,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李正己《巫山高》:『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鸾飞镜:龙榆生笺引《异苑·卷三·鸾鸣》:「罽(Jì)宾国王买得一鸾,欲其鸣不可致。饰金繁,飨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夫人曰:『尝闻鸾见类则鸣,何不悬镜照之?』王从其言,鸾睹影悲鸣,衝宵一奋而绝。」
1. 云鬓:形容女子鬓发浓密乌黑如云。
2. 裁新绿:指将鬓发修剪成新鲜的样式,“绿”非实指颜色,而是形容青翠欲滴的青春气息,或暗喻发色乌亮如新叶。
3. 霞衣:如彩霞般艳丽的衣裳。
4. 曳晓红:拖着清晨朝霞般的红色裙裾。
5. 凝立:静立不动,形容专注或端庄的姿态。
6. 翠筵:饰有翠羽或绿色织物的宴席,代指华丽的宴会场所。
7. 彩云下巫峰:化用宋玉《高唐赋》中“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典故,喻指神女降临,此处比喻女子美貌非凡,宛如仙女下凡。
8. 趁拍:依照音乐节拍起舞。
9. 鸾飞镜:可能指舞姿如鸾鸟在镜中飞翔,或舞者映照于镜中,身影翩跹如鸾。
10. 杨花勾引、嫁东风:杨花即柳絮,春日随风飘散,常用来象征女子漂泊无依的命运。“嫁东风”出自李贺《南园》“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表达红颜易老、身不由己的哀愁。
以上为【南歌子 · 云鬓裁新緑】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词写歌女于宴间表演的情景。词的上片写歌女的盛妆艳饰和明丽动人。一、二句写歌女的头饰和衣着,精心修饰、光彩照人,是直写铺陈。三、四句写歌女凝立宴前,准备表演,虽不动而有情,虽未舞而飘逸,是侧写比衬。“一朵”句用典,由前三句的直描其状上一笔宕开,似问非问,未答已答,从宴中人的视角写出了歌女的神采飞扬和婀娜多姿,手法新颖别致,形象生动鲜明。
词的下片写歌女的优美歌声和动人舞姿。“趁拍”句用典写歌女的演唱,形容歌声美妙动听。“回身”句写歌女的舞蹈,形容舞姿的轻盈流转。这些实写都是为后面的虚写作铺垫,用歌女声舞双绝的描写渲染观赏者的惊喜和感叹,使下面二句中特殊心理活动的产生有顺势自然之感。“莫翻”是一种希望、劝止,正写心情,反写舞姿,且与“怕”字相对应,珠联璧合,观舞者的心醉神驰之态油然而出,不需赘言。
这首《南歌子》以极富想象力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歌伎或舞女的美丽姿态与动人风韵。全词意境缥缈,语言华美,将人物形象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借“巫峰”“彩云”等意象赋予其仙气,又通过“鸾飞”“燕漾”写出舞姿之轻盈灵动。末句“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尤为精妙,以拟人手法表达对青春易逝、红颜薄命的隐忧,语意婉转而情致深长。整首词既写实又超逸,展现了苏轼词中少见的婉约绮丽风格。
以上为【南歌子 · 云鬓裁新緑】的评析。
赏析
此词是苏轼词集中较为罕见的婉约之作,展现了他在豪放之外亦具细腻柔美的艺术表现力。上片写女子妆容与神态,“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两句对仗工整,色彩明丽,极具视觉美感。“待歌凝立”一句动静结合,刻画出歌者即将启喉前的静谧之美,而“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则陡然引入神话意境,使人物形象超越凡俗,恍若神女临世。下片转入动态描写,“趁拍鸾飞镜,回身燕漾空”以鸾鸟、飞燕为喻,极言舞姿之轻盈曼妙。结尾“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别出心裁,表面似劝诫勿轻举妄动,实则寓含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切怜惜。全词虚实相生,意象瑰丽,情感含蓄,堪称宋代小令中的精品。
以上为【南歌子 · 云鬓裁新緑】的赏析。
辑评
1. 《历代诗余》引《词品》:“东坡此词,虽涉艳语,而格调清华,不堕俗套,所谓‘绮而不腻’者也。”
2. 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四:“‘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设想奇绝;‘嫁东风’三字,尤见风流蕴藉。”
3.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未直接评此词,但其论“东坡之旷,稼轩之豪”外,亦承认苏词“有情致婉约之作”,可为此词张本。
4.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按语:“此词疑为徐州或杭州时期作,写宴间所见歌女舞态,笔致轻灵,想象丰富,盖游戏笔墨而极见才情者。”
5. 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通篇以仙喻人,结处忽作痴语,愈见深情。”
以上为【南歌子 · 云鬓裁新緑】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