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归隐田园,我怀疑从前的追求荣华是错的,如今寄情山水、安于淡泊才是对的。昨日还为功名奔走而感到羞愧,今日已欣然接受清贫自在的生活。暂且欣喜杯中有酒可饮,不再怨恨家中没有华丽的衣服。远离尘世纷争,寄身于山林溪壑之间,与世俗情感渐行渐远;回归田园,虽生计微薄,却自得其乐。每每独自凝望屋前的树木,不时有飞鸟归巢掠过眼前,仿佛与我心境相契。
以上为【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的翻译。
注释
1. 归去来:指陶渊明所作《归去来兮辞》,为辞官归隐的宣言之作。
2. 集字:即“集句”,摘取前人诗句或文章中的句子组合成新诗,要求内容连贯、意境统一。
3. 寄傲:寄托傲世独立的情怀,语出《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
4. 疑今是,感昨非:化用《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意为认识到今天的选择正确,过去的追求错误。
5. 樽有酒:酒杯中有酒,象征生活虽简但有慰藉。
6. 室无衣:家中没有华服,指生活清贫。
7. 丘壑:山林沟壑,代指隐居之地。
8. 世情远:远离世俗人情与官场纷扰。
9. 生事微:生计简单、微薄。
10. 柯庭独眄、鸟归飞:化用《归去来兮辞》“抚孤松而盘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表达归隐之志与自然和谐。
以上为【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的注释。
评析
苏轼此组诗题为《归去来集字十首》,实为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语而成的集句诗,共十首,此处所录为其中一首。本诗借陶渊明辞官归隐之意,抒写自己在仕途挫折后转向自然、安于淡泊的心境。诗中“寄傲疑今是,求荣感昨非”化用《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表达对过往追逐功名的反思和对当下归隐生活的肯定。“聊欣樽有酒,不恨室无衣”体现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末二句以景结情,借“鸟归飞”暗喻自身归隐之志,意境悠远,余韵绵长。全诗语言简朴,情感真挚,既是对陶诗精神的继承,也融入了苏轼自身的生命体验。
以上为【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的评析。
赏析
此诗为苏轼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句而成的集句诗,虽为集字,却浑然一体,情感贯通,堪称集句诗中的上乘之作。首联“寄傲疑今是,求荣感昨非”开篇点题,直抒胸臆,既有对往昔仕途生涯的深刻反省,也有对当前归隐生活的确认与欣慰。颔联“聊欣樽有酒,不恨室无衣”进一步以日常生活细节展现其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酒虽寡而心足,衣虽敝而不怨,体现出儒家“孔颜乐处”的修养。颈联转入环境描写,“丘壑世情远,田园生事微”,既写地理空间的退隐,也写心理距离的疏离,将外在田园与内在心境融为一体。尾联“柯庭还独眄,时有鸟归飞”以景结情,画面静谧悠远,“独眄”见其沉思之态,“鸟归飞”则暗合“倦鸟知还”之意,既是实景,亦是心象,寓意深远。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远,既承陶诗之风骨,又见东坡之襟怀,可谓“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以上为【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诗钞》:“集句诗至东坡,始能浑成自然,无挦扯之迹。如《归去来集字》诸首,皆陶语也,而坡公胸次出之,若自其口出。”
2. 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苏轼集句诗:“东坡集句,多有神合之处,不徒挦摭成章,此首‘寄傲’‘求荣’一联,感慨深至,足见其出处之念。”
3. 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十三:“集句最难,必使宾主相融,情景相生。东坡此诗,取陶语而写己怀,语若连珠,意脉不断,可谓善学陶者。”
4. 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集句在宋人中,惟东坡、荆公最工。东坡《归去来集字》,不着痕迹,如出一手,盖胸中有陶,故能貌其神。”
以上为【归去来集字十首,并引】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