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春天里,江边的柳树显得鲜嫩润泽,生机盎然;秋天后,湖上的花朵依然繁盛茂密。我不羡慕用千金换取的歌舞享乐,只愿以写出一篇如珠玉般珍贵的诗文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以上为【绝句】的翻译。
注释
1. 濯濯(zhuó zhuó):形容植物鲜亮润泽的样子,多用于描写柳条嫩绿清新之态。
2.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排列有序的样子,此处指湖上花朵繁密盛开。
3. 千金买歌舞:指豪贵之家耗费巨资豢养歌伎舞女,象征奢华享乐的生活方式。
4. 珠玉:比喻诗文优美珍贵,如同珍珠美玉一般值得珍视。
5. 生涯:人生道路、生活志趣,此处指毕生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
以上为【绝句】的注释。
评析
这首题为《绝句》的诗传为苏轼所作,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人生志趣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文学创作的精神境界。前两句写景,分述春秋两季之景:春柳“濯濯”显其清秀,秋花“离离”见其繁盛,展现出自然之美与生命之律动。后两句转入抒情,以“不羡千金买歌舞”反衬出对物质享乐的超脱,继而点明“一篇珠玉是生涯”的人生理想,将文学创作的价值置于世俗富贵之上。全诗结构工整,对比鲜明,体现了宋代士人重文轻利、以诗文立身的文化品格。
值得注意的是,此诗在历代苏轼诗集及权威文献中未见明确收录,亦不见于《苏轼全集》或《全宋诗》等可靠文本系统,其作者归属存疑,可能为后人托名之作。但从内容风格看,契合苏轼崇尚自然、寄情笔墨的思想倾向,故仍具一定的文学参考价值。
以上为【绝句】的评析。
赏析
本诗采用典型的绝句结构,四句二联,前联写景,后联抒怀,情景交融,意脉贯通。首句“春来濯濯江边柳”以视觉形象开篇,描绘春日江畔柳树抽芽吐绿、柔条拂水的景象,“濯濯”二字既状其色泽之鲜润,又暗含生命力之勃发。次句“秋后离离湖上花”转写秋季湖面花卉依旧繁盛,虽时序更替,美景不衰,形成时间上的对照,也暗示自然之美恒常流转。
后两句陡然转折,由景入情。“不羡千金买歌舞”一句直抒胸臆,明确表达对权贵奢靡生活的不屑,体现出诗人高洁的人格取向。结句“一篇珠玉是生涯”则正面确立精神追求——将诗词文章视为生命价值的寄托。“珠玉”之喻典雅精当,既突显诗文之贵重,又体现作者对文学创作的高度敬重。
整体而言,此诗虽未必确为苏轼亲作,但其语言清丽,立意高远,符合北宋文人崇尚风雅、以文载道的审美趣味,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以上为【绝句】的赏析。
辑评
1. 目前尚未见此诗收录于《苏轼全集校注》《全宋诗》《东坡七集》等权威苏轼作品集中。
2. 《宋诗纪事》《历代诗话》《苕溪渔隐丛话》等宋代诗评文献中均未见对此诗的记载或评论。
3. 清代《御定全唐诗》以外的官方诗歌总集亦无此诗踪迹。
4. 现代学术界普遍认为该诗缺乏可靠出处,极可能为后人伪托或误题苏轼名下。
5. 在互联网传播中,此诗常被误列为苏轼代表作之一,但无原始文献支持其真实性。
以上为【绝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