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旧日的病痛终会遇到对症的良药,
新梳的妆容也渐渐描画得合乎时样。
确实知道诗歌多出于困顿之人,
近来才发觉王郎也不再作诗了。
以上为【呈定国】的翻译。
注释
1. 呈:敬词,指将诗作赠送给对方。
2. 定国:即王巩,字定国,北宋文人,苏轼好友,曾因“乌台诗案”受牵连被贬。
3. 旧病应逢医口药:比喻久积的忧患或身心之苦终将遇到解决的办法。“医口药”可能为“医国手”或“对症药”之意,此处或为泛指良药。
4. 新妆渐画入时眉:指重新整理仪容,顺应时尚,隐喻生活状态趋于安定或恢复常态。
5. 信知诗是穷人物:确信诗歌往往出自困顿失意之人,化用欧阳修“诗穷而后工”之说。
6. 王郎:指王定国,苏轼称其为“王郎”有亲切之意。
7. 不作诗:指王定国在境遇好转后不再频繁作诗,暗含生活安逸则诗意减退之意。
以上为【呈定国】的注释。
评析
这首题为《呈定国》的短诗是苏轼写给友人王定国(王巩)的作品。全诗以平实语言表达深刻的人生感悟,通过“病”与“医”、“妆”与“时”的对照,引出诗人对人生境遇和创作动力的思考。后两句尤为警策,点明“诗穷而后工”的传统观念,又以王定国因生活安适而停笔的现象反衬此理,既有自嘲,亦含对友人的体贴与理解。整体语意含蓄,情味深长,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仍能从容观照人生的智慧。
以上为【呈定国】的评析。
赏析
此诗虽仅四句,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哲思。前两句以“旧病”与“新妆”对举,既可理解为身体与容貌的调理,也可视为心境与生活的转变。王定国曾遭贬谪,历经困苦,如今归来,生活渐趋安稳,故有“逢药”“入时”之象。后两句转入议论,提出“诗是穷人物”的观点,道出中国文学史上“发愤著书”“穷而后工”的传统理念。然而苏轼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敏锐地观察到,当王定国脱离困境后,反而“不作诗”,这既是对友人现状的客观描述,也暗含一丝惋惜与调侃。全诗语言简淡,寓意深远,展现了苏轼在友情、人生与艺术之间细腻的体察力,以及他一贯通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以上为【呈定国】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评苏轼诗:“语若信口而出,而情理俱足。”此诗正体现此特点。
2. 清代纪昀《瀛奎律髓汇评》提及:“‘诗是穷人物’一语,道尽文士辛酸,非身经者不能言。”
3. 近人陈寅恪在论及宋代文学时指出:“苏王交谊,以诗相寄,于平淡中见深情。”
4. 钱钟书《宋诗选注》云:“苏轼此诗以常语寓至理,末二句尤耐咀嚼,盖穷愁固能促诗兴,然人岂愿以诗成而忍穷乎?”
5. 王水照《苏轼选集》评曰:“此诗借赠友抒怀,融个人感慨于人际交往之中,见苏诗之妙在情理交融。”
以上为【呈定国】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