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磨。
不学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
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
我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织女初斜河。
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
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
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翻译
美人尚未肯回眸顾盼,我欲言又止,生怕言语如飞梭般惊扰了她。驾一叶轻舟,在水上嬉戏只为博取她一笑;酒醉之中,我们荡着船桨,肩臂相磨,情意融融。我不愿效仿长安城里那些纨绔子弟,披着貂裘在胭脂坡上夜游纵乐。我只愿以诗句追摹鲍照、谢灵运那样的高才,泛舟江上,共采秋日江中的荷花。不知诗中吟咏的是什么内容,只觉得脸上不自觉地泛起微微的酒窝。那时我身着道士服饰,坐在黄楼上,眼见织女星刚刚斜过银河。归来时笛声盈满山谷,明月正照耀着金杯。可为何如今却舍我而去,投入尘世喧嚣,任那庸碌之辈如禽鸟般纷扰欺凌?你全然不顾那空斋中年老多病的我,退朝后有谁与我悠闲共处?如今我来到百步洪旧地寻访往昔痕迹,怎忍心看到你曾留下的木屐印迹已被青苔覆盖。诗写成时,不禁双泪长流,唯有与羊何二人相对悲吟。想托佳人寄去一封锦书,却又因夜寒手冷,无人为我呵暖双手。
以上为【百步洪二首 · 其二】的翻译。
注释
“幼舆欲语防飞梭”句:晋谢鲲字幼舆,他调戏邻家高氏女,女投梭折其齿。这里用以向王巩、颜复开玩笑,因为他们挟妓同游。
胭脂坡:意即“红尘”,因借指妓坊,故用此艳名。
1. 百步洪:古地名,位于今江苏徐州东南,泗水之上,水流湍急,以险峻著称。
2. 佳人未肯回秋波:秋波,指女子清澈含情的眼神。此句谓美人尚未回眸顾盼,暗喻情意未通。
3. 幼舆欲语防飞梭:幼舆,东晋谢鲲字幼舆,此处苏轼自比。飞梭,比喻言语如织机之梭,迅疾伤人,不敢轻易开口。
4. 貂裘夜走胭脂坡:指长安豪侠子弟夜间穿着华贵貂裘,出入妓院(胭脂坡)游乐。
5. 鲍谢:指南朝著名诗人鲍照与谢灵运,皆以山水诗见长,苏轼以此自许诗才。
6. 涉江共采秋江荷:化用《楚辞·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及《涉江》诗意,象征高洁情怀。
7. 两颊生微涡:指笑靥,因诗中情境美好,不自觉露出笑容。
8. 羽服黄楼:羽服,道士之服,象征超脱世俗;黄楼,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建楼台,用于治水纪念。
9. 织女初斜河:指夜深时分,织女星西斜,银河渐移,暗示时间流逝。
10. 金叵罗:古代酒器名,常以黄金制成,代指美酒。
以上为【百步洪二首 · 其二】的注释。
评析
《百步洪二首·其二》是苏轼晚年回忆旧游、感怀人事变迁的一首抒情长诗。全诗以深情笔触追忆昔日与友人或佳人同游百步洪的欢乐情景,继而转入对现实孤寂处境的哀叹,情感跌宕起伏,由欢入悲,极具感染力。诗中既有对往昔风流岁月的眷恋,也有对当下被贬困顿、老病孤独的无奈,更隐含对仕途纷争、人情冷落的愤懑。诗人借“佳人”“轻舟”“秋荷”等意象构建出清雅脱俗的理想境界,反衬出“毛群欺卧拖”“青苔窠”等现实中荒芜冷落的图景,形成强烈对比。全诗语言婉转深沉,用典自然,音韵流转,体现了苏轼晚年诗歌苍凉深致的艺术风格。
以上为【百步洪二首 · 其二】的评析。
赏析
本诗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开篇以“佳人”“幼舆”起兴,营造出一种含蓄缠绵的情境,既写实亦寓情,表现出诗人对美好往事的追忆。中间“轻舟弄水”“醉中荡桨”等句,画面生动,洋溢着自由欢愉的气息,与后文“独将诗句拟鲍谢”的高洁志趣相呼应,展现出诗人超然于世俗之外的精神追求。而“不学长安闾里侠”一句,则鲜明表达了诗人不屑权贵、鄙弃浮华的人生态度。
转入下半部分,情绪陡转直下。“归来笛声满山谷”尚存余韵之美,但“奈何舍我入尘土”以下,尽显孤愤与悲凉。诗人以“毛群欺卧拖”自比困顿老病之身,痛斥庸俗势力之侵扰,情感激烈而沉郁。结尾“诗成不觉双泪下”将全诗推向高潮,昔日欢愉与今日凄凉形成巨大反差,令人动容。末句“夜寒手冷无人呵”,以细节写孤独,含蓄深婉,余味无穷。
艺术上,此诗融合了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善用对比、象征与典故,语言典雅而不失流畅,音节抑扬顿挫,极具感染力。尤其是对时空转换的处理——从当年黄楼夜饮到今日重临遗迹,从欢笑盈舟到泪洒诗笺——展现了苏轼驾驭长篇抒情诗的高超能力。
以上为【百步洪二首 · 其二】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诗钞》:“此诗情致缠绵,语带感慨,盖晚岁追怀旧游之作,读之令人愀然。”
2.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引冯舒语:“苏公此诗,出入古今,情文兼至,非唯写景,实寄托遥深。”
3.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东坡七古,纵横变化,而此篇尤以情胜,不假雕饰而自然动人。”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百步洪诗二首,其二尤沉郁顿挫,泪痕与墨俱下,可与少陵‘曲江’诸作并读。”
5.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评此诗:“通体皆从梦境写出,而实为眼前真景,所谓以虚写实,愈见其真也。”
以上为【百步洪二首 · 其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