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折断手臂而仍能位列三公的前程尚不可知,但终有一日定会以千镒重金去寻访千里马那样的奇才。劝你卖掉骆驼尚属小事,最令人痛心肠断的,是闺中人因思念而折尽杨柳枝的情景。
以上为【戏周正孺二绝】的翻译。
注释
1. 戏周正孺二绝:这是苏轼写给友人周正孺的两首戏谑性质的绝句之一。“戏”意为调侃、玩笑。
2. 折臂三公:典出《晋书·郭璞传》,传说有人折臂后反而官至三公,比喻因祸得福、命运难料。
3. 未可知:尚不能预料,指命运无常。
4. 会当:终将、必定。
5. 千镒:极言其贵重。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千镒形容重金。
6. 访权奇:寻访非凡之才。权奇,原指骏马神骏不凡,引申为杰出人才。《汉书·礼乐志》有“沛艾赳螑仡以佁拟兮,放散畔岸骧以孱颜……权奇倜傥,逸群绝伦”之语。
7. 劝君鬻骆:劝你卖掉骆驼。鬻,卖。骆,骆驼,此处或为实指,或为象征财富之物。
8. 犹闲事:还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9.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10. 杨柳枝:古人有折柳赠别之俗,柳与“留”谐音,象征离别与思念。此处指闺中人因思念远方之人而不断折柳,以致伤心断肠。
以上为【戏周正孺二绝】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调侃友人周正孺的两首绝句之一,语带戏谑又蕴含深情。表面上写的是对人才与财富的看法,实则借题发挥,抒发人生际遇无常、情意难舍之慨。前两句以“折臂三公”“千镒访奇”表达对命运与识才的哲思;后两句转而写情,以“鬻骆”之轻衬“肠断杨柳枝”之重,凸显情感之深挚。全诗语言简练,对比强烈,寓庄于谐,体现了苏轼诗“以戏为真”的艺术特色。
以上为【戏周正孺二绝】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虽题为“戏作”,却在诙谐中蕴含深刻的人生体悟与情感寄托。首句“折臂三公未可知”借用典故,道出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即便遭遇不幸(如折臂),也可能因缘际会而位极人臣。次句“会当千镒访权奇”则转向积极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英才的渴慕与不惜重金求贤的决心。这两句看似议论,实则暗含自况,或有对自身仕途起伏的感慨。
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宏大的命运与人才话题陡然回落到私人情感世界。“劝君鬻骆犹闲事”,表面上劝友人变卖家产并不足为虑,但紧接着“肠断闺中杨柳枝”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真正令人痛彻心扉的,是亲人之间的离别相思。此处以“闲事”与“肠断”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了情感价值远胜物质得失的主题。
全诗结构精巧,前二句言志,后二句抒情;一庄一谐,一张一弛,在戏谑中见深情,在轻描中见厚重,典型体现了苏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诗歌风格。
以上为【戏周正孺二绝】的赏析。
辑评
1. 《苏轼诗集》卷十五清人王文诰评:“此等诗纯以意胜,不拘格律,信手拈来,皆成妙谛。‘肠断闺中杨柳枝’七字,情致缠绵,非深于情者不能道。”
2. 《宋诗钞》载吴之振评语:“东坡绝句,往往于游戏处见真性情。此诗以‘鬻骆’为衬,以‘杨柳枝’结,轻重之间,情味自出。”
3.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评:“前二句豪宕,后二句婉转。合而言之,乃见东坡胸次广大,既能高谈命世之略,亦不忘儿女之情。”
以上为【戏周正孺二绝】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