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逆旅小子

戊戌秋九月,余归自塞上,宿石槽。
逆旅小子形苦羸,敞布单衣,不袜不履,而主人挞击之甚猛,泣甚悲。
叩之东西家,曰“是其兄之孤也。
有田一区,畜产什器粗具,恐孺子长而与之分,故不恤其寒饥而苦役之;夜则闭之户外,严风起,弗活矣。”
余至京师,再书告京兆尹,宜檄县捕诘,俾乡邻保任而后释之。
逾岁四月,复过此里,人曰:“孺子果以是冬死,而某亦暴死,其妻子、田宅、畜物皆为他人有矣。”
叩以“吏曾呵诘乎?”
则未也。
昔先王以道明民,犹恐顽者不喻,故“以乡八刑纠万民”,其不孝、不弟、不睦、不姻、不任、不恤者,则刑随之,而五家相保,有罪奇邪则相及,所以闭其涂,使民无由动于邪恶也。
管子之法,则自乡师以至什伍之长,转相督察,而罪皆及于所司。
盖周公所虑者,民俗之偷而已,至管子而又患吏情之遁焉,此可以观世变矣。

翻译

展开更多

注释

展开更多

评析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方苞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