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城西的千瓣花(指海棠)岂不美艳?它们在春风中欢笑起舞,醉红了脸庞。
哪里比得上后堂那如冰似玉般清雅洁白的花呢?连游蜂也无意靠近,毫无牵扰。
以上为【和孔密州五绝见邸家园留题】的翻译。
注释
1. 孔密州:即孔宗翰,字周翰,孔子四十六世孙,时任密州知州,与苏轼有诗唱和。
2. 城西千叶:指城西所植重瓣花卉,多指海棠或牡丹一类花色艳丽、花瓣繁多的品种。“千叶”即千瓣,形容花朵重叠繁盛。
3. 笑舞春风:拟人手法,形容花朵在春风中摇曳的姿态如同欢笑起舞。
4. 醉脸丹:比喻花朵颜色红艳,如同饮酒后泛红的脸颊。丹,红色。
5. 何似:哪里比得上。
6. 后堂:指邸园中较为幽静的厅堂之后,常为清修、会客之所。
7. 冰玉洁:形容花色洁白,质地清冷,如冰似玉,象征高洁品格。
8. 游蜂非意不相干:谓蜜蜂并不特意前来采蜜,说明此花不以浓香诱人,亦无人为纷扰。
9. 非意:无意,没有特别的目的。
10. 不相干:不相涉、无牵连,此处指不受外界干扰。
以上为【和孔密州五绝见邸家园留题】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诗是苏轼《和孔密州五绝》组诗中的第四首,题为《见邸家园留题》,通过对两种花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崇尚与追求。前两句写城西繁盛艳丽的花朵,在春风中热烈绽放,姿态妩媚动人;后两句笔锋一转,赞美后堂素净洁白之花,清冷如冰玉,不惹蜂蝶,象征着超然物外、不慕繁华的精神境界。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借花喻人,寄托了诗人淡泊名利、守持本真的情怀。
以上为【和孔密州五绝见邸家园留题】的评析。
赏析
此诗采用对比手法,将“城西千叶”与“后堂冰玉”两类花卉并置,形成视觉与气质上的强烈反差。前者浓烈奔放,象征世俗之美与热闹繁华;后者素净清寒,代表精神之洁与内在之美。苏轼并未否定前者之美,用“岂不好”予以承认,但随即以“何似”转折,突出后者更值得推崇。这种审美取向背后,实则是儒家士大夫对人格理想的追求——不逐浮华,守正持节。
“游蜂非意不相干”一句尤为精妙,既写出此花之清寂,也暗喻高洁之士不趋权贵、不媚俗流的风骨。蜂蝶本逐香而动,今“非意不至”,正因花无浓香、不事张扬,恰如君子内敛自持,不求闻达。
全诗短短四句,意蕴深远,体现了苏轼在自然景物中寄寓人生哲理的一贯风格,语言冲淡而意味隽永。
以上为【和孔密州五绝见邸家园留题】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以花喻德,外美者易招蜂蝶,内洁者自远喧嚣,东坡胸中自有冰玉。”
2.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三十七:“前二句写繁华,后二句写清绝,对照分明。‘非意不相干’五字,写出孤高之致。”
3. 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东坡于密州作诗多清远之音,《见邸家园留题》尤见其超然物外之意。”
4. 钱钟书《宋诗选注》:“苏轼喜以花品喻人品,此诗后二句所谓‘冰玉洁’者,正是其理想人格之写照。”
以上为【和孔密州五绝见邸家园留题】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