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故乡在何方?你我皆已淡忘归去,既已杯酒相逢,切莫推辞。
不仅青山会笑我因贫瘦,想必糙米也会怪你因富肥。
以上为【次韵沈长官三首】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按原诗韵脚创作的唱和诗
2. 沈长官:苏轼友人,生平不详,或为某地官员
3. 家山:故乡的代称
4. 饭山:化用李白《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诗意,指贫士消瘦
5. 糠覈(hé):糙米碎粒,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亦食糠覈耳”,指粗劣食物
以上为【次韵沈长官三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谐谑笔触抒写宦游心境,首句以“家山何在”的迷茫与“两忘归”的豁达形成张力,次句借酒邀欢暗藏人生暂聚的感慨,后两句巧用“饭山嘲瘦”“糠覈怪肥”的拟人化对仗,在自嘲与调侃间透露出宋代文人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
以上为【次韵沈长官三首】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展现苏轼谐趣诗风的精妙之境。首句“家山何在两忘归”以空间迷惘开篇,“两忘”二字既指主客双方同陷漂泊,又暗含《庄子》“两忘而化其道”的哲学意蕴,将具体的思乡之情升华为对人生归宿的普遍追问。次句“杯酒相逢慎勿违”化用古诗“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的苍凉,却以“慎勿违”的劝酒语出之,在及时行乐的表面下暗藏对生命短暂的深刻体认。后两句对仗尤见巧思,“饭山嘲我瘦”承接李白调侃杜甫的典故,将贫士形象与自然意象融合;“糠覈怪君肥”则反向立意,用粗粮嗔怪友人发福的奇想,既呼应首句的宦游困境——沈长官或因地方官俸禄较丰而“肥”,又暗含对“糠覈养贤”现象的讽喻。全诗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人生哲思到生活细节的跳跃,苦闷与幽默相济,典雅与俚俗共生,典型体现苏轼“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的艺术追求。
以上为【次韵沈长官三首】的赏析。
辑评
1. 纪昀评点《苏文忠公诗集》:“谐趣中有傲兀之气,此东坡本色。”
2. 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饭山’‘糠覈’二语,用典如盐着水,既谑且达。”
3. 赵翼《瓯北诗话》:“东坡最善戏谑,此诗以糠覈怪人肥,较之‘一肚子不合时宜’尤见风趣。”
4.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此熙宁七年通判杭州时作,其时新政峻法,‘糠覈’句或有讽世深意。”
5. 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苏轼将李白饭颗山的典故翻出新意,展现宋诗日常化的审美转向。”
以上为【次韵沈长官三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