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
王者,便置
诸侯,列以五等,疏为万国。当周之东迁,王室大坏,于是礼乐征伐自
诸侯出。迄乎秦世,分为七雄。司
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
诸侯,异乎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
世家。
案:
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至如陈胜起自群盗,称王六月而死,子孙不嗣,社稷靡闻,无世可传,无家可宅,而以
世家为称,岂
当然乎?夫史之篇目,皆迁所创,岂以自我作故,而名实无准。
且
诸侯、大夫,家国本别。三晋之与田氏,自未为君而前,齿列陪臣,屈身藩后,而前后一统,俱归
世家。使君臣相杂,升降失序,何以责季孙之八佾舞庭,管氏之三归反坫?又列号东帝,抗衡西秦,地方千里,高视六国,而没其本号,唯以田完制名,求之人情,孰谓其可?
当汉氏之有天下也,其
诸侯与古不同。夫古者
诸侯,皆即位建元,专制一国,绵绵瓜瓞,卜世长久。至于汉代则不然。其宗子称
王者,皆受制京邑,自同州郡;异姓封侯者,必从宦天朝,不临方域。或传国唯止一身,或袭爵方经数世,虽名班胙土,而礼异人君,必编
世家,实同列传。而
马迁强加别录,
以类相从,
虽得画一之宜,
讵识随时之义?
盖班《汉》知其若是,厘革前非。至如萧、曹茅土之封,荆、楚葭莩之属,并一概称传,无复
世家,事势
当然,非矫枉也。自兹已降,年将四百。及魏有中夏,而扬、益不宾,终亦受屈中朝,见称伪主。为史者必题
之以纪,则上通帝王;榜
之以传,则下同臣妾。梁主敕撰《通史》,定为吴、蜀
世家。持彼僣君,比诸列国,去太去甚,其得折冲之规乎!次有子显《齐书》,北编《魏虏》;牛弘《周史》,南记萧詧。考其传体,宜曰
世家。但近古著书,通无此称。用使
马迁之目,湮没不行;班固之名,相传靡易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