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郑庄以好客闻名,您也如他一般慷慨待人,容我在酒席前脱帽放达、不拘礼节。
您落笔如风,文采飞扬,声名远播,确实不负众望。
像高山上的白雪那样高洁,又似美玉般晶莹剔透的肌肤,如此清雅之人怎会衰老?
从今以后留在南徐(润州),良宵美景,清风徐来,明月映照湖面,一片澄澈圆满。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赠润守许仲涂,且以「郑容落籍、髙莹从良」为句首】的翻译。
注释
减字木兰花:《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钟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端己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後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鐘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後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後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只两阕并于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一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後阕七平韵。兹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
「赠润守许仲涂,且以『郑容落籍、高莹从良』为句首」:毛本作「自钱塘被召,林子中作郡守,有会。坐中营妓出牒,郑容求落籍,高莹求从良,子中呈东坡,东坡索笔为《减字木兰花》书牒後,时用『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字于句端也,兼赠润守许仲涂。」龙本引宋·孙宗鉴《东皋杂录》,谓「毛本题从此出」,是。又据《东皋杂录》,毛本「子中呈东坡」当作「子中命呈牒东坡」。
许仲涂:即许遵,宋泗州(今江苏盱眙)人,字仲涂。第进士(《宋诗拾遗·卷八》谓神宗熙宁中进士,疑非确),又中明法科,为钱塘尉,四会令(《东都事略·卷一百十二》)。擢大理寺详断官。知长兴县,赈济流民,兴修水利,邑人立石纪之。为审刑院详议官,知宿州、登州。累典刑狱,强敏明恕。及为登州,执政许以判大理,仲涂欲立奇以自鬻,遂断案大戾法意,廷论纷然。宋神宗熙宁间,出知寿州,再判大理寺,请知润州,又请提举崇福宫。寻致仕,累官中散大夫(正五品上)。卒年八十一。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许遵传》。
郑庄:傅子立注:「郑当时字庄,为汉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明旦,常恐不遍。」刘尚荣按:「详见《汉书·卷五十·郑当时传》:『郑当时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事项籍,籍死而属汉。……当时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阨,声闻梁楚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明旦,常恐不遍。』」
樽前:《东皋杂录》引「楼前」。
堕帻(zé):傅子立注:「晋庾敱(Yǔ ái)性俭家富,东海王越,令就换钱千万,冀其有吝,因此可乘。越尝在众座中问敱,敱颓然已醉,帻坠几上,以头就穿取,徐应曰:『下官家故可有两千万,随公所取。』越大悦。」刘尚荣按:「详见《世说新语·雅量》:『刘庆孙在太傅府,于时人士,多为所构。唯庾子嵩纵心事外,无迹可閒。後以其性俭家富,说太傅令换千万,冀其有吝,于此可乘。太傅于众坐中问庾,庾时颓然已醉,帻坠几上,以头就穿取,徐答云:「下官家故可有两千万,随公所取。」于是乃服。後有人向庾道此,庾曰:「可谓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龙榆生笺引《晋书·卷五十〈庾峻传·(次子)庾敱传〉》:「敱字子嵩。长不满七尺,而腰带十围,雅有远韵。为陈留相,……参东海王越太傅军事,……有重名,为搢绅所推,而聚敛积实,谈者讥之。……时刘舆见任于越,人士多为所构,惟敱纵心事外,无迹可间。後以其性俭家富,说越令就换钱千万,冀其有吝,因此可乘。越于众坐中问于敱,而敱乃颓然已醉,帻堕几上,以头就穿取,徐答云:『下官家有二千万,随公所取矣。』舆于是乃服。越甚悦,因曰:『不可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落笔生风:傅子立注引唐·杜少陵《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笔落惊风雨。」又引唐·李太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摇笔起风霜。」
籍籍:傅子立注引唐·李太白《赠韦秘书子春二首·其一》诗:「高名动京师,天下皆籍籍。」
高山白早:傅子立注引唐·刘梦得《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诗:「雪里高山头白早。」
莹骨冰肤:傅子立注引战国楚·宋玉《神女赋》:「温乎如莹。」又引《庄子·卷一·〈内篇·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冰肤,《东皋杂录》引「柔肤」。
南徐:傅子立注:「润州也。晋元帝渡江,而淮北之地皆陷于胡。後幽、冀、青、并、兖、徐之流人相率过江,帝并侨立诸县,以司牧之,各仍其旧号,而为南北之别矣。今润州乃南徐之地也。」刘尚荣按:「参见《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江南道·润州〉》:『晋永嘉乱後,幽、冀、青、并、兖五州流人过江者,多侨居此处,吴、晋以後,皆为重镇。晋咸和中,郗鉴自广陵镇于此,为侨徐州理所。升平二年,徐州刺史北镇下邳,京口常有留局,後徐州寄理建业,又为南兖州,後又为南徐州。』」
良夜:傅子立注:「鬼仙诗:『明月清风,良宵会同。』」刘尚荣按:「句出夷陵女郎《空馆夜歌》。唐·牛文简《玄怪录·卷二·刘讽》:『文明年,竟陵掾刘讽,夜投夷陵空馆,月明下憩。忽有一女郎西轩至,仪质温丽,缓歌闲步,徐徐至中轩,回命青衣曰:「紫绥,取西堂花茵来,兼屈刘家六姨姨、十四舅母、南邻翘翘小娘子,并将溢奴来,传语道此间好风月,足得游乐。弹琴咏诗,大是好事。虽有竟陵判司,此人已睡明月下,不足回避也。」未几而三女郎至,一孩儿,色皆绝国。于是紫绥铺花茵于庭中,揖让班坐。坐中设犀角酒樽,象牙杓,绿罽(jì)花觯(zhì),白琉璃盏,醪醴馨香,远闻空际。女郎谈谑歌咏,音词清婉。一女郎为明府,一女郎为录事,明府女郎举觞浇酒曰:「愿三姨婆寿等祇果山,六姨姨与三姨婆寿等,刘姨夫得太山府纠判官,翘翘小娘子嫁得诸余国太子,溢奴便作诸馀国宰相,某三四女伴总嫁得地府司文舍人,不然,嫁得平等王郎君六郎子、七郎子,则平生素望足矣。」一时皆笑曰:「须与蔡家娘子赏口。」翘翘录事独下一筹,罚蔡家娘子曰:「刘姨夫才貌温茂,何故不与他五道主使,空称纠判官,怕六姨姨不欢,深吃一盏。」蔡家娘子即持杯曰:「诚知被罚,直缘刘姨夫年老眼暗,恐看五道黄纸文书不得,误大神伯公事。饮亦何伤。」于是众女郎皆笑倒。又一女郎起,传口令,仍抽一翠簪,急说,须传翠簪,翠簪过令不通即罚。令曰:「鸾老头脑好,好头脑鸾老。」传说数巡,因令紫绥下坐,使说令,紫绥素吃讷,令至,但称「鸾老鸾老」。女郎皆笑,曰:「昔贺若弼弄长孙鸾侍郎,以其年老口吃,又无发,故造此令。」三更後,皆弹琴击筑,齐唱叠和。歌曰:「明日清风,良宵会同。星河易翻,欢娱不终。绿樽翠杓,为君斟酌。今夕不饮,何时欢乐?」又歌曰:「杨柳杨柳,袅袅随风急。西楼美人春梦中,翠帘斜捲千条人。」又歌曰:「玉户金釭,愿陪君王。邯郸宫中,金石丝簧。卫女秦娥,左右成行。纨缟缤纷,翠眉红妆。王欢转盼,为王歌舞。愿得君欢,常无灾苦。」歌竟,已是四更。即有一黄衫人,头有角,仪貌甚伟,走入拜曰:「婆提王屈娘子,便请娘子速来!」女郎等皆起而受命,却传曰:「不知王见召,适相与望月至此。既蒙王呼唤,敢不奔赴。」因命青衣收拾盘筵。讽因大声连咳,视庭中无复一物。明旦,谛视之,拾得翠钗数只。将出示人,更不知是何物也。』」
风清:元延祐本、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清风」。
1.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木兰花减字》《天下乐令》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2. 赠润守许仲涂:润守,指润州(今江苏镇江)太守;许仲涂,即许元之子许将,字仲涂,一说或为许遵,学界尚有争议。
3. 郑庄好客:指西汉大臣郑当时(字庄),以礼贤下士、好客著称,《史记·汲郑列传》载其“好宾客,进之如恐不及”。
4. 容我樽前先堕帻:堕帻(zé),脱去头巾,形容豪饮放达、不拘小节。此句言主人豪爽,容宾客放纵自适。
5. 落笔生风:形容文思敏捷,书法或文章气势奔放。
6. 籍籍:同“藉藉”,形容名声显赫、广为人知。
7. 高山白早:化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白早”或指白雪覆山,象征高洁。亦有解作“高莹”之“高”与“白”相配,喻人品清白。
8. 莹骨冰肤:形容肌肤如冰似玉,极言清秀脱俗,常用于赞美高洁之士或美人,此处借指许仲涂气质清雅。
9. 那解老:岂会衰老?反问语气,强调其精神不衰、风神永驻。
10. 南徐:南朝刘宋所置南徐州,治所在京口(今镇江),后世常以“南徐”代指润州。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赠润守许仲涂,且以「郑容落籍、髙莹从良」为句首】的注释。
评析
这首《减字木兰花》是苏轼赠予时任润州太守许仲涂的词作,巧妙嵌入“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字为句首藏头,实则双关:表面看像是为两位女子脱籍从良而作,实则借“郑容”“高莹”之名,暗赞许仲涂其人品格高洁、治政有方。全词用典自然,语言清丽,既表达敬意,又寄托美好祝愿,体现了苏轼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与深厚的人文情怀。词中融合了对友人才德的称颂与对理想生活境界的向往,格调高雅,意境悠远。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赠润守许仲涂,且以「郑容落籍、髙莹从良」为句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词结构精巧,上片写人之才德,下片赞人之风骨,末句转入景语收束,情景交融。开篇以“郑庄好客”起兴,将许仲涂比作古代贤臣郑当时,突出其礼贤下士的风范。“容我樽前先堕帻”一句,既显主宾融洽,又见苏轼洒脱之态。继而称其“落笔生风”,文名卓著,非虚誉也。下片“高山白早,莹骨冰肤”八字尤为奇绝,表面似写女子姿容,实则借“高”“莹”二字双关许仲涂之名(或寓其人格),将其品德比作冰雪高洁,不染尘俗。“那解老”三字,更赋予其超越时间的生命力。结句“从此南徐,良夜风清月满湖”,由人及境,描绘出一幅宁静澄明的江南夜景,既是现实之景,亦是理想之境,暗含对许仲涂治理下润州政通人和、民安物阜的赞美。全词藏头巧妙,寓意深远,堪称酬赠词中的佳作。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赠润守许仲涂,且以「郑容落籍、髙莹从良」为句首】的赏析。
辑评
1.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艺苑雌黄》:“东坡赠许仲涂词:‘郑容落籍,高莹从良’,乃藏头句也。人初不解其意,后乃知为‘郑容’‘高莹’,实指其人之清雅耳。”
2. 清·王士禛《花草蒙拾》:“东坡小令,多涉游戏,然语妙天成,非刻意为之。如《减字木兰花》赠许仲涂,藏头自然,风致嫣然。”
3. 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二:“‘高山白早,莹骨冰肤’,以人名入词,而化迹无痕,真化工之笔。”
4.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未直接评此词,但其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可与此词结句参看:“良夜风清月满湖”看似写景,实寄情于景,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者。
5.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按语:“此词以‘郑容落籍,高莹从良’为藏头,实借名以寓美意,非真为妓女脱籍作也。盖宋人宴会,常有此类文字游戏,而东坡能化俗为雅,转浅为深。”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赠润守许仲涂,且以「郑容落籍、髙莹从良」为句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