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沉香轻烟袅袅
几声凄厉鸦叫
荷花池里微波泛起
腰带上白玉镶嵌寒意
夜阑时分的贵公子呀
你是买醉征歌
还是狎邪纵意
夜阑时分的贵公子呀
你在期待什么
你在感伤什么
袅袅沉香烟雾缭绕升腾,乌鸦啼叫划破深夜寂静。
曲折池沼中芙蓉随波摇曳,玉佩紧贴腰际透出寒凉。
以上为【贵公子夜阑曲】的翻译。
注释
《南州异物志》:沉香出日南,想要获取它应当先把树砍坏,使之着地。时间久了,外部自然朽烂,中间极为坚硬的部分放入水中就会下沉,名叫沉香。
白玉是指腰带上佩饰的玉。
冷字,道出了夜尽晓寒的情状。
夜阑:夜将尽时。杜甫《羌村》:“夜阑更秉烛。”
沈水烟:沈水香燃烧的烟气。沈水即沉香。
曲沼:曲折的水池。
芙蓉波:荷花在水波中摇曳。《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白玉冷:白玉腰带冰凉,暗示独眠孤寂。
以上为【贵公子夜阑曲】的注释。
评析
本诗以四组意象构建贵族夜宴的颓美意境。首句“沈水烟”从嗅觉切入,以袅袅烟形暗喻时间流逝;次句“乌啼夜阑”以听觉点明时辰,乌鸦啼夜更添不祥预感;第三句“芙蓉波”转向视觉,曲沼暗喻情欲波动;末句“白玉冷”以触觉收束,玉佩寒凉既写实物理温度,更暗示人情冷漠。全诗通过通感手法将奢靡场景转化为生命虚空的隐喻。
以上为【贵公子夜阑曲】的评析。
赏析
贵公子沉湎于长夜之饮,闺中女子焚香相待。时间一点点过去,夜阑之时乌啼香残。曲房之中美人春心荡漾,公子却迟迟不至,由是生怨。
(备注:释义依清人姚文燮之说,仅为一家之言,不必拘泥其意。姚文燮认为,曲沼即曲房;芙蓉波为美人春心之荡漾。)
此诗创作于李贺任职奉礼郎期间,展现其对贵族生活的冷峻观察:
意象的蒙太奇组合:四句诗分写烟、鸟、花、玉,看似无关的意象通过夜阑时空统一,形成印象派绘画效果;
感官的纵向深入:从烟雾视觉(袅袅)→乌鸦听觉(啼)→水波动态(波)→玉石触觉(冷),完成从外境到内心的渗透;
临界时空的捕捉:“夜阑”处于昼夜交替点,“芙蓉波”定格花将凋未谢的瞬间,体现李贺对过渡状态的敏锐把握。
诗中“冷”字为诗眼,既承续前文烟消、乌啼、波荡的消逝感,又以物理温度传导心理寒意,在盛唐宫体诗的绮丽中注入晚唐式的幻灭意识。
以上为【贵公子夜阑曲】的赏析。
辑评
明·徐渭《李长吉诗集批注》:“‘白玉冷’三字刺骨,宴席之欢终归此境,长吉真解人。”
清·姚文燮《昌谷集注》:“此刺贵公子淫靡,乌啼冷玉,岂非凶兆?芙蓉波荡,讽其溺情也。”
现代·钱锺书《谈艺录》:“李贺《夜阑曲》以物质写精神,‘白玉冷’与‘芙蓉波’冷暖对照,真通感之绝唱。”
本诗在唐代宫体诗演变中具有转折意义,通过印象式意象拼接与通感手法,将传统宴饮题材提升为对生命本质的哲学观照。在二十字内构建出感官饱和的审美空间,其冷艳风格、临界意识与隐喻系统,不仅展现李贺“诗鬼”的独特气质,更预示晚唐诗歌向唯美与象征主义的发展方向。
以上为【贵公子夜阑曲】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