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西山落日隐没东山渐昏黄,旋风卷起马匹踏云飞扬。
弦管乐器奏出清浅繁响,巫女花裙窸窣踏过秋尘。
桂叶迎风刷动桂子坠地,青狸泣血寒狐凄然死亡。
古壁画上彩虬金尾闪耀,雨工骑着它潜入秋潭水。
百年老鸮化作枯木精怪,碧绿鬼火中笑声骤起。
以上为【神弦曲】的翻译。
注释
《神弦曲》:乐府古题,属清商曲辞。《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古今乐录》曰:「《神弦歌》十一曲,一曰《宿阿》,……十一曰《同生》。」王琦按:「《神弦曲》者,乃祭祀神祇弦歌以娱神之曲也。此诗言狸哭狐死,火起鸮巢,是所祈者其诛邪讨魅之神欤?」
「西山日没东山昏,旋风吹马马踏云」句:黄昏时神降临的景象。王琦注:「旋风,风之旋转而吹者,中必有鬼神依之。低三尺以下,鬼风也;高丈馀而上者,神风也。……马,谓神所乘之马。」
「画弦素管声浅繁,花裙綷䌨步秋尘」句:写女巫起舞迎神。班婕妤赋:「纷綷縩兮纨素声。」颜师古注:「綷縩,衣声也。」
「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句:王琦注云:「神将用威以驱戮妖邪,故猛风飙起,而树叶刮落,桂子飘坠。狐、狸之类哭者,死者,悉受其驱除矣。」
「古壁彩虬金帖尾,雨工骑入秋潭水」句:古壁上画的彩虬也成了精灵,作孽害人,因此也被神驱赶到潭水中去了。彩虬,彩绘之龙。雨工,雨师也,行雨之神。骑入秋潭水:一作「夜骑入潭水」。
百年老鸮:也有变成精怪者,则驱逐并焚其巢穴。鸮,似斑鸠,古以为祸鸟也。
笑声碧火:王琦注云:「碧火,火之碧色者,盖鬼神所作之火。笑声:火焰四出,有声如笑也。」
神弦曲:祭祀神鬼的弦歌,属乐府旧题。
旋风:传说鬼神出行常伴旋风。
花裙綷䌨(cuì cài):巫女衣裙摩擦声。
青狸/寒狐:象征邪祟妖魔,祭祀中被驱除。
雨工:雷雨之神,典出柳宗元《龙城录》。
老鸮成木魅:猫头鹰化作树妖,写精怪变异。
笑声碧火:鬼火中传出诡笑,将恐怖推向极致。
以上为【神弦曲】的注释。
评析
意象系统:
全诗构建“昏日-旋风-鬼魅-碧火”的幽冥意象链,形成压抑窒息的氛围。
感官冲击:
视觉(碧火)、听觉(笑声)、触觉(刷风)交织,强化场景代入感。
结构张力:
前六句铺陈祭祀场面,后四句突转超现实画面,打破时空逻辑。
以上为【神弦曲】的评析。
赏析
此诗堪称李贺“虚荒诞幻”诗风的典范:
巫觋文化的诗化重构:将民间祭祀转化为超自然审美体验,如“青狸哭血”以残酷意象净化邪祟。
时空的扭曲与重叠:古壁彩虬潜入当代潭水,老鸮笑声从碧火中迸发,制造时空错乱的眩晕感。
李贺式的生命观照:将死亡(狐死)、异化(木魅)转化为艺术奇观,体现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认知。
诗中“雨工骑入秋潭水”等句,可见李贺对传统神话的创造性改写,其艺术影响力延及清代黄景仁、近代李金发等诗人。
以上为【神弦曲】的赏析。
辑评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长吉《神弦》曲,幽阴之气逼人,真所谓‘牛鬼蛇神’者。”
清·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
“末三句写异类幻化,笑声忽发,令人毛骨悚然,此昌谷体独绝处。”
现代学者钱钟书《谈艺录》:
“李贺织绘鬼神奇境,如《神弦曲》‘碧火巢中起’,冷艳处直刺神髓。”李贺曾任奉礼郎,接触过祭祀礼仪,诗中巫仪描写可能有现实依据。
诗中“西山”“东山”或暗指昌谷(李贺故乡)附近山水,将现实地理幽冥化。
此诗与白居易《黑潭龙》同属唐代祭神诗,但李贺更侧重心理恐惧的营造。
以上为【神弦曲】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