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知道你因牵挂我而觉得离别艰难,而我此次的离别也非寻常之日可比。
如同风中的杨花虽飘荡不定,但雨中的荷叶终究不会被浸湿。
三年来我苦心磨砺,耗费百封书信与你交流,今日一见,收获之大胜过得到两件珍宝。
希望你也不要叹息于仕途的滞留困顿,人生不过如六十小劫般短暂,风雨变幻极为迅疾。
以上为【别子由三首兼别迟】的翻译。
注释
1. 子由: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北宋著名文学家,与苏轼并称“二苏”。
2. 别迟:指同时告别苏辙之子苏迟,体现家族亲情的延续。
3. 风里杨花虽未定:比喻人生漂泊不定,如杨花随风飞舞,难以自主。
4. 雨中荷叶终不湿:荷叶表面具疏水性,雨水滚落而不沾湿,喻品格高洁或情谊坚定不受外物侵扰。
5. 三年磨我费百书:指苏轼与苏辙多年书信往来,交流思想,砥砺学问。
6. 一见何止得双璧:双璧,比喻极为珍贵之物,此处形容与亲人相见之喜悦远胜珍宝。
7. 愿君亦莫嗟留滞:劝慰苏辙不要因官职停滞而叹息。
8. 六十小劫:佛教术语,一小劫为极长时间单位,六十小劫象征漫长岁月,此处反用其意,强调人生短暂。
9. 风雨疾:比喻世事变幻迅速,人生经历坎坷无常。
10. 兼别迟:题目中“兼”意为“同时”,表明此诗不仅送别苏辙,也寄语其子苏迟。
以上为【别子由三首兼别迟】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写给弟弟苏辙(字子由)及其子苏迟的送别之作,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兄弟手足之情,又含人生哲理之思。诗中以自然意象比喻人生境遇,既表达对亲人离别的不舍,又劝慰对方不必过于忧愁仕途不顺,体现出苏轼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将亲情、人生感悟与佛理融合无间,是苏轼晚年成熟诗风的代表作之一。
以上为【别子由三首兼别迟】的评析。
赏析
本诗开篇直抒胸臆,点明兄弟情深,离别之痛非同寻常。第二联以“风中杨花”与“雨中荷叶”作比,前者写身世浮沉,后者言情义坚贞,对比鲜明,寓意深刻。杨花虽随风飘荡,象征宦海沉浮;而荷叶不湿,则暗喻兄弟间的情谊不受外界风雨侵蚀,清雅而坚定。第三联回顾过往,强调三年间书信往还、思想交流之勤,突出此次相见之珍贵。“双璧”之喻,既显情感之重,亦见精神契合之深。尾联转为劝慰,以佛家“小劫”之说点出人生短暂,仕途得失不必耿耿于怀,体现出苏轼一贯的旷达胸怀。全诗结构严谨,情理交融,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是苏轼晚年赠别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别子由三首兼别迟】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语淡而情浓,理深而意远,非经患难者不能道。”
2.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风里杨花’‘雨中荷叶’二句,比兴巧妙,寓意双关,可谓善言情者。”
3.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末二句以佛语收束,不露痕迹,见东坡胸襟洒落。”
4. 近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附论:“苏诗多融儒释,此篇以‘小劫’喻人生,悲悯中见超脱,实得禅理之妙。”
5. 钱钟书《宋诗选注》:“东坡赠子由诸作,情真语挚,此篇尤为浑成自然,无雕琢气。”
以上为【别子由三首兼别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