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紫色驼峰般的珍馐常人难以辨识,若混杂以寻常鸡猪烹煮,实在可惜。如今您却能坐享五侯调制的美味鱼羹,尽是猩猩之唇、熊掌白肉般稀世佳肴。路边拾得半截旧枪,又何必重新开炉铸造矛戟?器物如何使用全在于我,一旦出手便要令人心惊胆寒、魂飞魄散。
以上为【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的翻译。
注释
1. 紫驼之峰:传说中西域进贡的珍馐,形如驼峰,色紫,极为名贵。
2. 人莫识:常人无法辨识其价值。
3. 杂以鸡豚:将其与普通鸡、猪一同烹煮,比喻不识珍宝,糟蹋人才或美物。
4. 今君坐致五侯鲭:指孔毅父能轻易获得极精美的食物。“五侯鲭”典出《西京杂记》,言汉代娄护合五侯之膳制鲭鱼脍,味极珍美。
5. 猩唇与熊白:猩猩的唇、熊的脂肪(一说熊掌),均为古代八珍之一,象征极致美味。
6. 路傍拾得半段枪:比喻偶然获得残缺但仍有潜力的器物或人才。
7. 开炉铸矛戟:重新冶炼打造兵器,喻费力重造。
8. 何必:反问语气,强调无需舍近求远。
9. 用之如何在我耳:如何使用取决于我,强调主观能动性。
10. 入手当令君丧魄:一旦运用得当,便威力惊人,令人震慑。
以上为【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次韵答赠孔毅父之作,借集古人句之名,实则融汇典故与个人意趣,表达对才具任用、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表面写饮食器用,实则暗喻人才与权谋之理:珍贵之物若不得其用,则如紫驼峰混于豚鸡;而真正有才者,即便得自偶然(如拾得半段枪),亦可因巧用而成利器。末句“入手当令君丧魄”气势凌厉,既显自信,亦含警示,反映出苏轼在政治风波中既超然又警觉的心态。
以上为【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虽题为“集古人句”,实为苏轼化用典故、自出机杼之作。首联以“紫驼之峰”与“鸡豚”对比,讽刺世人不识珍宝,暗喻贤才常被埋没。颔联转写孔毅父得享珍馐,实则赞其善于集萃众长、成就大味,亦隐含对其才识的称许。颈联笔锋一转,以“拾得半段枪”设喻,说明即使残缺之物,只要善加利用,亦胜于重新铸造,强调“巧用”胜于“蛮造”。尾联“入手当令君丧魄”极具张力,既展露诗人胸中豪气,又暗含对时局的警觉与掌控欲。全诗语言奇崛,意象跳跃,寓哲理于饮食兵戈之间,典型体现苏轼“以文为诗”“以议论入诗”的风格特征。
以上为【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假饮食兵戈之喻,发才用之叹,语奇而意深。”
2.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三十二:“‘紫驼之峰’二句,讽世不识才;‘半段枪’二句,见因材器使之妙。苏公每于游戏处见真本领。”
3. 冯应榴《苏轼诗集合注》:“‘五侯鲭’用事精切,‘半段枪’设喻新警,皆见坡老驱使典故如己出。”
4. 钱钟书《宋诗选注》:“苏轼好以烹饪喻治国用人,此诗‘杂以鸡豚’‘坐致五侯鲭’,皆有深意,非徒夸口腹之乐也。”
以上为【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