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今日掉转船头方向,金乌所指正是西北。
烟波浩渺与春草萋萋,千里之地融为同一颜色。
以上为【淮阴行五首】的翻译。
注释
1. 淮阴:今江苏淮安,《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2. 金乌:太阳别名,《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
3. 西北:既指方位又暗含长安方向,《汉书·地理志》“长安在淮阴西北”
4. 千里同一色: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以上为【淮阴行五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转船头”的动态起笔,通过“金乌指西北”的天象导航,构建出空间位移与时间流逝的双重意蕴。刘禹锡巧妙运用“烟波春草”的视觉融合,在谢朓“澄江静如练”的单一色调外,别创千里同色的浑融意境。全诗以二十字完成从微观行旅到宏观宇宙的诗意拓展,体现中唐诗人“以小见大”的审美追求。
以上为【淮阴行五首】的评析。
赏析
此诗为刘禹锡《淮阴行五首》之三,当作于长庆四年(824)自夔州转和州途中。前两句以“转船头”的瞬间动作切入,既实录运河行舟的日常场景,又暗合其宦海浮沉的人生轨迹;“金乌指西北”既符合春日太阳运行规律(北半球春分后日落点渐移西北),更以神话意象将地理航行提升为精神归趋——西北长安正是士人政治理想的核心象征。后两句“烟波与春草”的意象组合,既承《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怀归传统,又以“千里同一色”的视觉统合,突破鲍照“寒烟空徘徊”的局部描写,创造出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般的空间张力。这种将个人行旅感受融入天地节律的笔法,既见其受禅宗“万法一如”思想影响,更体现中唐诗歌由外拓转向内敛的时代特征。全诗在谢灵运“春晚绿野秀”的山水审美基础上,注入更为深沉的生命意识,堪称唐代山水行旅诗的精品。
以上为【淮阴行五首】的赏析。
辑评
1. 刘克庄《后村诗话》:“梦得《淮阴行》‘烟波与春草,千里同一色’,真得画工三昧。较之王维‘春草明年绿’,更觉境界开阔。”
2. 胡震亨《唐音癸签》:“刘宾客短章尤隽永,‘金乌指西北’五字,包孕时空,与李益‘受降城下月如霜’同一机杼。”
3. 王夫之《唐诗评选》:“二十字中具见乾坤清气。结句‘千里同一色’,即张若虚‘皎皎空中孤月轮’之变调,而更加浑成。”
4.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禹锡绝句多带竹枝风味,此作‘烟波春草’之咏,犹见六朝《西湖曲》遗响,而气格自高。”
以上为【淮阴行五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