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浴。
朋来四男子,大壮泰临复。
开书喜见面,未饮春生腹。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举家传吉梦,殊相惊凡目。
烂烂开眼电,硗硗峙头玉。
箪瓢有内乐,轩冕无流瞩。
人言适似我,穷达已可卜。
早谋二顷田,莫待八州督。
翻译
今天得以排遣内心的忧愁,梳发整冠,又刚刚沐浴。
何况听说远方的孙子降生,已经过了三天洗浴的吉日。
朋友前来相聚,四个男子齐聚一堂,阳气旺盛,正如《易》中“大壮”“泰”“临”“复”诸卦所示的吉祥之象。
打开书信欣喜见到孙儿的消息,还未饮酒,喜悦已如春意充盈心腹。
没有官职在身,一身轻松;有了子孙承继,万事皆足。
全家都在传颂吉祥的梦境,那孩子相貌非凡,令普通人惊异。
他目光炯炯如电光闪烁,头骨高耸如美玉坚挺。
只愿他筋骨强健,将来足以耕种肥沃的土地。
不必追求文章富丽,白白耗费纸笔竹简。
你归来是何日?我的打算早已成熟。
长久留下五车之书,要让九个子女都能诵读。
箪食瓢饮也有内在的快乐,高官显爵并不值得留恋注目。
人们都说我与你相似,穷困与显达的命运也已可预料。
早日谋划两顷田地,莫等到当上八州都督才回头。
以上为【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的翻译。
注释
1. 前韵:指沿用此前某首诗的韵脚。此诗原题提及“借前韵”,表明其押韵与前作相同,但原诗今不可考。
2. 散幽忧:排解内心深藏的忧愁。苏轼晚年屡遭贬谪,心境常带忧郁。
3. 弹冠及新沐:整理衣冠、刚刚沐浴,形容身心清爽,准备迎接喜事。出自《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
4. 万里孙:指远在万里之外的孙子。苏辙当时被贬在外,故称。
5. 三日浴:古代婴儿出生第三日举行洗浴仪式,称“三朝洗儿”,为重要吉礼。
6. 四男子:可能指苏轼与苏辙兄弟两家的儿子共四人,或泛指家中男丁齐聚。
7. 大壮泰临复:《周易》中的四个卦名,皆为吉卦,象征阳气旺盛、时运亨通。此处喻家族兴旺。
8. 春生腹:形容喜悦之情如春意在胸中滋生。
9. 殊相:奇特的相貌。古人重视面相,认为异相者多贵。
10. 眼电:目光如闪电般明亮锐利;头玉:头骨如玉般高耸坚挺,均为吉相。
以上为【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的注释。
评析
1. 此诗为苏轼晚年所作,表达对弟弟苏辙(子由)第四孙出生的祝贺,情感真挚,充满天伦之乐的温暖。
2. 诗中融合了亲情、人生哲理与仕隐思想,既有对新生命的喜悦,也有对功名富贵的超脱态度。
3. 苏轼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概括其晚年心境,体现了历经宦海沉浮后的淡泊与知足。
4.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用典贴切而不晦涩,展现出苏轼晚年诗歌趋于平和、深沉的艺术风格。
5. 诗中寄托了对子孙的殷切期望——不求富贵文章,但求体魄强健、安分守己,反映其务实的人生观。
6. 结尾劝弟早归、共谋田产,暗含对政治险恶的警觉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7. 此诗与苏轼其他家书、诗作互为印证,是研究其家庭观念与晚年思想的重要文本。
以上为【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晚年写给弟弟苏辙的一首贺孙之作,虽为应景之题,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人生体悟。开篇“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即以清新之态写出因喜讯而驱散愁绪的转变,极具画面感。“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浴”,点明主题,语带欣慰,将血脉延续的喜悦置于空间距离之上,更显珍贵。
“朋来四男子,大壮泰临复”一句,巧妙借用《周易》卦象,既赞家族人丁兴旺,又寓时来运转之意,展现了苏轼深厚的经学修养与乐观精神。“开书喜见面,未饮春生腹”写接到家书时的激动,心理描写细腻生动,喜悦溢于言表。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是全诗核心,堪称苏轼晚年心态的写照。经历了乌台诗案、黄州惠州儋州之贬,他终于彻悟:功名如浮云,亲情才是人生根本。此联质朴而深刻,千载之下仍能打动人心。
后半部分转入对孙儿的期许:“但令强筋骨,可以耕衍沃。不须富文章,端解耗纸竹。”这并非轻视学问,而是基于现实的清醒认知——乱世之中,保身安命比才华横溢更重要。这种务实的家教观,正是苏轼历经磨难后的智慧结晶。
结尾“早谋二顷田,莫待八州督”,既是劝弟归隐,也是自我告诫。他深知权力场的凶险,宁愿归耕田园,也不愿再卷入政治漩涡。全诗由喜事起兴,渐入人生哲思,情感层层递进,语言平实而意蕴深远,充分体现了苏轼“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艺术境界。
以上为【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语浅情深,于家常琐事中见性情,非真有天伦之乐者不能道。”
2.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十字,足以括尽晚年心境,东坡至此,真得解脱矣。”
3. 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全诗无一险语,而气脉贯通,天然成韵,可见先生胸中无滞碍。”
4. 近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附论:“苏诗此类家庆之作,最见其人格之真,非徒工于辞章者可比。”
5. 钱钟书《宋诗选注》:“以日常口语写至情至理,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运,所谓‘平淡而山高水深’者也。”
以上为【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