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傍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
翻译
南宋词人中,姜夔格调高雅但缺乏深情,陆游气势充沛但缺少韵味。
能够与北宋词人相抗衡的,只有辛弃疾而已。
近人效法南宋而疏远北宋,是因为南宋词容易模仿,北宋词难以学习。
学习南宋词的人,不师法姜夔,就师法吴文英,因为姜夔、吴文英可以模仿,辛弃疾难以效法。
学习辛弃疾的人大多效仿他的粗犷、滑稽,因为粗犷滑稽之处容易学习,而精妙之处难以掌握。
辛弃疾的精妙之处在于有真性情,有高境界。
单就气象而论,也有“依傍素波、直冲青云”的气概,岂是后世那些拘谨小辈所能模仿的?
以上为【人间词话 · 第四十三则】的翻译。
注释
1. 白石:姜夔号白石道人,著有《白石道人歌曲》
2. 剑南:陆游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此借指其词作
3. 幼安: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词代表
4. 颉颃:语出《诗经·邶风》“燕燕于飞,颉之颃之”,指不相上下
5. 祧:远祖庙,《礼记·祭法》“设庙祧坛墠而祭之”,此指疏远
6. 梦窗:吴文英号梦窗,著有《梦窗词》
7. 傍素波干青云:语出萧统《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王国维化用形容雄浑气象
以上为【人间词话 · 第四十三则】的注释。
评析
此则词话以比较诗学构建词史观,通过三组对立范畴展现审美判断的辩证思维。首句以“格-情”“气-韵”两组概念精准定位姜夔、陆游的艺术得失,继而以辛弃疾为南宋词坛唯一可与北宋抗衡者。中段剖析近人“祖南宋祧北宋”的创作现象,揭示艺术传承中的避难趋易心理。末段直指学辛者仅得皮毛的症结,以“性情-境界”二元论升华词学理想,最终以“傍素波干青云”的雄浑气象完成对辛词本质的界定。
以上为【人间词话 · 第四十三则】的评析。
赏析
本则词话在《人间词话》中具有词史定位的关键意义,体现王国维“境界说”的批评实践。开篇对姜夔“有格无情”的论断,既承袭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白石疏放”的观察,又突破传统词论对格律的过度强调;对陆游“有气乏韵”的批评,则纠正了《四库全书总目》对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的片面认知。中段对晚清词坛“祖南宋祧北宋”现象的剖析,实为对常州词派与浙西词派末流的有力反拨,与文廷式《云起轩词钞序》对梦窗词风的批判形成呼应。末段对辛弃疾“性情境界”的阐发,将传统诗学中的“性情说”与自创的“境界说”相融合,在陈廷焯“稼轩气魄极雄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其艺术本质,这种以创作主体精神为核心的批评方法,开创了现代词学研究的新范式。
以上为【人间词话 · 第四十三则】的赏析。
辑评
1.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静安以‘气象’论词尤具只眼,‘傍素波干青云’七字说尽稼轩词格。”
2. 唐圭璋《词学论丛》:“《人间词话》贬白石而扬稼轩,实为矫正晚清词坛涩晦之风。”
3.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对南宋词人的三段论批评,体现静安先生感受与思辨并重的批评特色。”
4. 缪钺《诗词散论》:“‘有性情有境界’二语,可作《人间词话》全书纲领,尤与《文学小言》‘感自己之感,言自己之言’相通。”
以上为【人间词话 · 第四十三则】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