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微微水波荡开浮萍的绿影,
几片青翠悄悄黏附在石阶旁。
浮萍自在地来去无拘无束,
但愿它归来时能载着白鸥一同徜徉。
以上为【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的翻译。
注释
绿萍:浮萍,水生植物。
石阶:水边的石砌台阶。
绿葑(fēng):即菰根,亦称茭白根,此处借指浮萍类水生植物。
白鸥:象征隐逸自在的意象,常见于古典诗歌中。
以上为【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的注释。
评析
姜夔此诗虽短,却蕴含深厚的隐逸哲思。前两句写景细腻,以“冲得开”“黏石阶”动态刻画细微之景;后两句转而抒情,以“自来自去”暗合道家自然之道,末句对白鸥的期待更是点睛之笔,将物与我、景与情浑然交融。诗中未见一字直言孤寂,却通过浮萍、白鸥的意象传递出幽独淡泊的湖居心境,展现了南宋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典型态度。
以上为【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湖上微景入笔,通过“微波”“绿萍”“石阶”等意象,勾勒出清幽恬淡的湖畔栖居图景。后两句以拟人手法写浮萍“自来还自去”,暗喻诗人超然物外之心境。末句“须载白鸥来”更将自然景物与隐逸情怀相融合,白鸥作为自由无羁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融入自然的向往。全诗语言简净,意境空灵,体现了姜夔“清空雅正”的诗风。
以上为【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的赏析。
辑评
清代诗人王士禛评姜夔诗:“清空秀逸,得自然之趣。”此诗正体现其以简淡之笔写深远之意的特色。
现代学者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称其“善于捕捉细微景致,而寄寓寥落之情”。
后世常将姜夔湖上杂咏与林逋“梅妻鹤子”的隐逸传统相类比,视作南宋隐逸诗的代表之作。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作于姜夔晚年寓居杭州西湖时期,组诗以湖光山色为背景,融景入情,既写闲居之乐,亦透露出家国飘零之慨。本诗为其中第一首,奠定了组诗清寂淡远的基调。
以上为【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