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思念着你,渴望与你携手同游,但这又如何能够实现?我只能不断地登上高高的城墙,再攀上更高的城楼。
此时此刻,我独自望着天边的云彩,泪水沾满了胸膛,望不见那长安城,真叫人愁绪万千。
以上为【怀元度四首】的翻译。
注释
元度:疑指崔公度,字元度,王安石友人及政治上的支持者。
安能得:怎么能实现。
重城:层城,高大的城阙。
臆:胸膛。
长安不见使人愁:化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句。此处“长安”代指元度所在之地或北宋都城汴京。
以上为【怀元度四首】的注释。
评析
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思念友人元度(疑为崔公度)的深挚之作。全诗以质朴的语言,层层递进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无法排遣的思念与忧愁。首句直抒胸臆,点明“思君”却“安能得”的核心矛盾。次句通过“上尽重城更上楼”这一极具画面感的动作,将抽象的思念转化为具体而执着的登高望远,其渴望见到友人踪影的心情跃然纸上。第三句情感达到高潮,“独看云”显其孤寂,“泪横臆”见其悲痛,情感宣泄极为强烈。末句化用李白“长安不见使人愁”,将个人的思念与对友人所在之地的遥望融为一体,使愁绪的内涵更为深沉悠远,既有对友情的眷念,亦可能隐含了对时局或自身境遇的感慨。
以上为【怀元度四首】的评析。
赏析
此诗虽短,但艺术手法极为高妙,情感表达真挚动人。
动作传情,层次分明:“上尽重城更上楼”是诗眼的所在。一个“尽”字,一个“更”字,将诗人一次次攀登、一次次远望、一次次失望而又不甘心的执着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不断升高的物理空间,正形象地反映出其心中思念之情的浓烈与无法企及的焦灼。
化典无痕,意蕴深远:结尾化用李白诗句,自然贴切,了无痕迹。李白之愁在于忠君忧国,王安石此处的“愁”则更侧重于对挚友的深切怀念,同时,“长安”作为政治中心的象征,也可能微妙地寄寓了诗人对朝堂、对共同政治理想的复杂心绪,使得短短四句诗包含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的双重意蕴。
语言简净,情感浓烈:王安石晚年诗风趋向深婉含蓄,此诗语言洗净铅华,毫无雕琢,近乎口语,如“思君”、“安能得”、“使人愁”等。然而正是在这简净的语言外壳下,包裹着极为浓烈的情感内核。“泪横臆”三字,以其直白和力度,将内心积郁的悲愁倾泻而出,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以上为【怀元度四首】的赏析。
辑评
(宋)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于此诗下注:“‘时独看云泪横臆’,悲慨深矣。公于朋友,其情如此。”点评:李壁的注释点明了此句诗所蕴含的深沉悲慨,并由此肯定了王安石对待朋友的真挚情谊。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王荆公诗虽间有峭直之句,而情致缠绵处,亦复深至动人。《怀元度》诗‘上尽重城更上楼’、‘时独看云泪横臆’,何其怅惘一往而深也!”点评:贺裳指出了王安石诗歌风格的多样性,并特别以此诗为例,赞赏其在“峭直”之外,更具有“情致缠绵”、“怅惘一往而深”的动人特质。
以上为【怀元度四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