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两位豪士讥讽醉酒之人,怒气上涌,仿佛积聚在胸中。
然而一旦理解了醉者的境界,愤懑便如冰消融,全在一言点破之间。
收敛精气充实腹中,或许才可享得长寿。
少饮却能直通醉境,这其中的奥秘,请您切勿外传。
以上为【和陶饮酒二十首】的翻译。
注释
1. 和陶饮酒二十首:苏轼贬谪期间追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所作,共二十首,此为其一。
2. 二豪:指两位自诩豪放、鄙视醉酒之人的士人,或泛指拘泥礼法、不解真趣者。
3. 诋醉客:讥讽沉醉于酒的人,认为其失态无度。
4. 气涌胸中山:形容愤怒之气如山般积聚于胸中,化用“怒发冲冠”之意象。
5. 漼(cuǐ)然:水落貌,此处引申为情绪消解、涣然冰释的样子。
6. 亦复在一言:指一旦领悟醉者真意,愤懑即可化解,关键在于一语点破。
7. 啬气实其腹:节制气息,保养元气,使腹部充实。语出《老子》“虚其心,实其腹”,为道家养生之术。
8. 云当享长年:推测应当可以享有长寿。云,语助词,有“据说”“想来”之意。
9. 径醉:直接进入醉境,不靠大量饮酒。
10. 此秘君勿传:这秘密请不要外传,语带双关,既似玩笑,又似真有不可轻授的智慧。
以上为【和陶饮酒二十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仿陶渊明《饮酒》组诗所作二十首之一,借饮酒之题抒写人生哲理。诗中通过“二豪”与“醉客”的对比,揭示世俗之见与超然境界的冲突。表面写饮酒,实则探讨精神自由与养生之道。苏轼以“啬气实其腹”暗合道家养气延年之说,而“少饮得径醉”则寓含禅意——真正的醉不在量,而在心性的顿悟。末句“此秘君勿传”语带诙谐,又似真有所藏,体现其旷达中藏深意的风格。
以上为【和陶饮酒二十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结构紧凑,四联层层递进。首联以“二豪”起笔,刻画世俗对醉者的误解与傲慢;颔联笔锋一转,以“漼然似冰释”写出顿悟之妙,凸显精神境界的超越性。颈联转入道家养生思想,“啬气实其腹”既是对“二豪”的回应,也暗示内在修养胜于外在张扬。尾联“少饮得径醉”极富哲理,将饮酒升华为心灵的直觉体验,所谓“醉”非酒力所致,而是心境的自然流露。结句“此秘君勿传”戛然而止,留下余味,既有苏轼惯有的幽默,又暗含对世人不解真趣的无奈。全诗语言简淡而意蕴深远,充分体现了苏轼“和陶”诗中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特点。
以上为【和陶饮酒二十首】的赏析。
辑评
1.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此等诗看似平淡,实则理趣盎然。‘少饮得径醉’五字,括尽酒中三昧。”
2.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东坡和陶,取其神而不袭其貌。此诗以理胜,言饮酒而归于养气,是坡公自得处。”
3. 近人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虽未直接评此诗,但指出:“苏轼晚年和陶,实寄其身世之感与哲学之思。”可为此诗背景之佐证。
4.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此首言醉中有真,非俗子所知。‘啬气实其腹’即老氏之教,东坡晚岁颇重摄生。”
5. 钱钟书《宋诗选注》:“苏轼和陶诸作,往往借陶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此诗末语故作神秘,正是其滑稽玩世之态。”
以上为【和陶饮酒二十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