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朝廷委派能干之人出使,你为国效力从无片刻闲暇。
你将随按察使巡察民情风俗,骑马跨越荆门关隘。
送别该去哪里呢?就在昔日设宴的岘山之上。
明天你的车驾就要远行,我只能徒然遥望郢门方向,难舍难分。
以上为【送贾升主簿之荆府】的翻译。
注释
1. 孟浩然(689—740):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襄阳人,诗风清淡自然,与王维并称“王孟”。
2. 贾升:生平不详,时任主簿(州县佐官),奉命赴荆州府任职。
3. 奉使:奉朝廷之命出使;推能者:推举有才能的人担任。
4. 勤王:为王朝效力,此处指为国事奔走。
5. 按察:唐代设按察使,巡察州县,考察官吏、体察民情。
6. 荆关:指荆门关,在今湖北宜都西北,为入荆要道。
7. 岘山:在今湖北襄阳南,东临汉水,西望荆门,是襄阳名胜,晋代羊祜曾登此山慨叹,后成为怀古送别之地。
8. 开筵:设宴饯别。
9. 征轩:远行的车驾;轩,有帷幕的车。
10. 郢门:郢为春秋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北,此处代指荆州治所江陵,亦泛指友人将至之地。
以上为【送贾升主簿之荆府】的注释。
评析
孟浩然《送贾升主簿之荆府》是一首典型的盛唐送别诗,以简净语言表达对友人奉公勤王的敬重与惜别之情。全诗前四句赞其才干与使命之重,后四句写饯别之地与别后怅望,结构清晰,情感真挚。诗人不作悲切之语,而以“空望郢门间”收束,含蓄深沉,既显豁达,又见深情。诗中“岘山”“郢门”等地名的运用,既点明地域特色,又暗含历史追思(如羊祜登岘山故事),增强了文化厚度,体现了孟浩然五言诗“清淡中见厚重”的艺术风格。
以上为【送贾升主簿之荆府】的评析。
赏析
此诗起笔庄重:“奉使推能者,勤王不暂闲”,既肯定贾升之才,又彰显其使命之荣,毫无俗套客套。颔联“观风随按察,乘骑度荆关”具体交代行程,动词“随”“度”简洁有力,展现公务之紧迫。颈联转写送别场景:“送别登何处,开筵旧岘山”,以设问引出地点,自然亲切,“旧”字暗示二人曾共游此地,情谊深厚。尾联“征轩明日远,空望郢门间”以时空拉开距离——明日已远,今日唯“望”,而“空”字点出无奈与怅惘,余韵悠长。全诗无一句写情,而情在事中;无一字言愁,而愁在望里。语言平实如话,却因地理、历史意象的巧妙融入(岘山、郢门),使送别之情兼具个人温情与历史纵深,是孟浩然送别诗中质朴而隽永的佳作。
以上为【送贾升主簿之荆府】的赏析。
辑评
1.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浩然送别,不作凄苦语,‘空望郢门间’五字,淡而远,得风人之致。”
2.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襄阳诗多清旷,此篇送贾主簿,庄雅得体,结语尤有余味。”
3.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开筵旧岘山’,因地及事,自然入妙;‘空望’二字,写出送者痴立之态。”
4. 当代·陈贻焮《唐诗鉴赏辞典》:“孟浩然此诗将公务之重与友情之深融为一体,语言简淡而情意绵长,体现了盛唐士人送别时的从容与深情。”
以上为【送贾升主簿之荆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