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日暮时分在西北堂屋,凉风吹拂着高树。
在南窗下潜心著书,门庭馆舍常显肃穆。
青苔野草延续着古意,视听转而沉浸幽独。
若有人问我所经营之事,收割黍米走向寒谷。
以上为【秋兴】的翻译。
注释
门馆:馆舍。
肃肃:清静冷落的样子。
延古意:引发起思古之幽情。
营:经营、谋求。
刈黍:收割庄稼,指躬耕。
1. 秋兴:因秋感怀之作
2. 修木:高大的树木
3. 门馆:门客所居馆舍,亦指门庭
4. 肃肃:肃穆清静貌
5. 延古意:延续古朴意境
6. 刈黍:收割黍米
7. 寒谷:阴寒山谷,刘向《别录》“燕有寒谷,黍稷不生”
以上为【秋兴】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简淡笔触勾勒隐士秋日,通过“凉风洗木”的动态净化与“苔草延古”的静态传承,构建出时空交织的幽独境界。尾联“刈黍寒谷”的农事意象,将精神追求落实于躬耕实践,在盛唐边塞诗风外独标一份渊明遗韵。
以上为【秋兴】的评析。
赏析
王昌龄此诗在盛唐气象中别具隐逸风采。首联“日暮西北”的方位设定暗合《周易》“战乎乾”的秋日卦象,“凉风洗木”以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涤荡功能,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的传统迥异。颔联“南窗著书”化用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的典故,而“门馆肃肃”既写实景又喻心境,展现诗人由边塞豪情向书斋沉潜的精神转向。颈联“苔草古意”以微小生物沟通古今,“视听幽独”则突显主体与自然的深层对话,较之王维“空山不见人”更添哲思主动。尾联问答设计巧妙,“所营”之问暗含世俗关切,“刈黍寒谷”之答既用邹衍吹律暖谷的反典,又以躬耕寒谷的姿态宣告对主流价值的疏离,在秋收意象中寄托着超越时代的文化坚守。
以上为【秋兴】的赏析。
辑评
1. 殷璠《河岳英灵集》:“昌龄‘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十字,洗尽六朝铅华,得陶谢清骨。”
2. 胡震亨《唐音癸签》:“王少伯边塞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而《秋兴》‘刈黍就寒谷’乃见其储光羲般的田家体渊源。”
3. 王夫之《唐诗评选》:“‘凉风洗修木’的‘洗’字炼意精微,较孟浩然‘疏雨滴梧桐’更见主动力感。”
4. 沈德潜《唐诗别裁》:“此诗结句从陶公《归园田居》‘带月荷锄归’化出,而‘寒谷’二字尤见昌龄孤峻本色。”
5. 谭宗《近体秋阳》:“龙标(王昌龄号)七绝虽称圣手,此五古‘门馆常肃肃’五字,足见其律化古风的创作实践。”
以上为【秋兴】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