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十里陆瑁湖面碧波荡漾,环碧亭幽绝景致延续先人旧居。
云边数峰如青黛排列门闼,泉水分流双溅浸润绿裳。
竹林掩映断桥飞过雁鹜,荷花侵近凉槛荫庇龟鱼。
洛阳名园尚容世人同乐,时见林间隐现往来车驾。
以上为【题环碧亭】的翻译。
注释
陆瑁湖:湖名,或为诗人虚拟的园林水域
先居:前辈旧居
云根:山石云雾起处
青闼:青色门屏
泉沫:泉水激起的白沫
竹锁:竹林封闭
凉槛:水边凉亭栏杆
洛园:指宋代洛阳名园
小车:典出邵雍洛阳乘小车游赏故事
以上为【题环碧亭】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环碧”为核心意象,通过“云根排闼”与“泉沫溅裾”的远近观照,构建天人合一的园林美学。中二联“竹锁断桥”的垂直空间与“荷侵凉槛”的水平铺展形成立体画卷,尾联“洛园同乐”的用典将私人园景升华为“与民同乐”的儒家理想,体现宋代士人园林的公共性特质。
以上为【题环碧亭】的评析。
赏析
本诗创作于南宋绍兴年间,李石时居湖州。全诗暗合郭熙“三远法”构图:首联“十里涟漪”平远开阔,颔联“云根数朵”高远峻拔,颈联“竹锁断桥”深远幽邃。诗中“排青闼”化用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句意,“溅绿裾”则承袭李贺“露脚斜飞湿寒兔”的通感手法。尾联引入邵雍洛阳小车典故,既是对北宋太平盛世的追慕,又暗含对南宋偏安局面的隐忧,在园林书写中寄寓深沉的家国情怀,与陆游“直把杭州作汴州”形成微妙对话。
以上为【题环碧亭】的赏析。
辑评
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方舟(李石号)此诗,得湖山吞吐之趣,‘云根’‘泉沫’一联尤见匠意。”
清·厉鹗《宋诗纪事》:“《题环碧亭》措语清丽,结响琅然,在南渡诸家中独标雅韵。”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末二句用邵尧夫事,见出南渡文人故国之思,非徒模写景物者。”
程千帆《宋诗精选》:“‘竹锁’‘荷侵’四字,既见植物生长态势,又显人工经营之妙,最得园林诗精髓。”
以上为【题环碧亭】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