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孙丑上 · 第一节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
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
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尔何曾比予于是?’
”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
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
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
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今时则易然也。
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翻译

展开更多

注释

展开更多

赏析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孟子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