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酷热之时总盼望西风到来,常常担心它来得不是时候。
而今寒意已至,凄凉凛冽,又不禁为时光流逝而悲叹。
蟋蟀在我床边鸣叫,枯黄的落叶飘进我的帷帐。
窗外有栖息的鵩鸟,夜里发出如同狐狸般的长啸。
露水寒冷,梧桐叶纷纷脱落;我孤独难眠,无安稳之枝可依。
就连萤火虫也有伴侣,成双飞向高屋相互追逐。
深知这样的景象已所剩无几,迫近清霜降临的时节。
万物变化,逝去不返,我为此感慨叹息。
应当勤于手持烛火及时行乐,切莫让欢乐迟至暮年。
以上为【秋怀二首】的翻译。
注释
1. 苦热:酷热难耐。
2. 常恐来无时:总是担心西风(秋风)不能按时到来。
3. 凄凛:凄凉寒冷。
4. 徂年:逝去的岁月。
5. 蟋蟀鸣我床:《诗经·唐风·蟋蟀》有“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象征岁末将至。
6. 黄叶投我帷:黄叶飘入帐幕,喻秋深萧瑟。
7. 栖鵩(fú):停栖的鵩鸟。鵩为不祥之鸟,古有贾谊作《鵩鸟赋》以自伤。
8. 夜啸如狐狸:夜间发出类似狐狸的叫声,渲染阴森孤寂氛围。
9. 熠耀:指萤火虫,《诗经·豳风·七月》:“熠耀宵行。”
10. 物化:万物变迁,出自《庄子·齐物论》:“万物皆化。”
以上为【秋怀二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晚年所作《秋怀二首》之一,抒写秋日感怀,以自然物候之变映照人生迟暮之悲。诗人由“苦热”起笔,转而写秋寒骤至,情绪随之由期待转入凄然。全诗以“物化”为核心观念,借蟋蟀、落叶、孤鵩、孤眠、萤火等意象层层渲染孤独与时光易逝之感。末句“便当勤秉烛,为乐戒暮迟”点出主旨:面对生命不可逆的流逝,唯有及时行乐,方不负此生。情感深沉而不颓靡,体现了苏轼在困顿中仍力求超脱的人生态度。
以上为【秋怀二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结构严谨,情感递进分明。开篇从“苦热”到“凄凛”,不仅写气候转变,更暗喻人生境遇的冷暖交替。中间以密集的意象群营造秋夜孤寂之境:蟋蟀鸣床、黄叶入帷、鵩鸟夜啸、梧叶尽脱,无不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尤其“孤眠无安枝”一句,既写羁旅漂泊,亦隐喻精神无所依托。而“熠耀亦有偶”反衬自身形单影只,对比强烈,令人动容。结尾由悲转悟,提出“勤秉烛”“戒暮迟”的生活哲学,与陶渊明“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异曲同工,展现苏轼特有的旷达胸襟。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融情入景,浑然天成。
以上为【秋怀二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称:“苏子瞻晚岁诗多寓物兴怀,托意深远,此《秋怀》诸作,皆触景生慨,不落俗套。”
2. 清代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云:“情景交融,语语沉至,末联尤见襟抱,非徒作悲秋语也。”
3. 《历代诗话》引张戒《岁寒堂诗话》言:“东坡《秋怀》,取象精微,感时伤逝,有屈宋遗韵,而归于平和,此其所以为大雅。”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载:“此诗以‘物化’为眼,通体透彻,结处劝乐,自是达者之言。”
以上为【秋怀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