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丁难取真宰愁,程家十袭今三世。
程家苏家元舅甥,子瞻正辅外弟兄。
正辅有孙文百鍊,笔倒三江胸万卷。
公车献策五十篇,玉札国体航化源。
如今却买巴峡船,峨眉山月秋正圆。
丈夫身健恐不免,即召枚皋未渠晚。
翻译
杜甫的诗歌如碧山永驻、银鱼不朽,黄庭坚的书法似猛虎卧岗、蛟龙腾空。
连六丁神将也难取走,让造物主都为之发愁,程家将这件法帖珍藏三代传至今日。
程家与苏家本是舅甥至亲,苏轼与程正辅是表兄弟关系。
正辅之孙的文章如精金百炼,笔下似倒泻三江胸藏万卷。
乘公车入京呈献五十篇策论,如玉札般关乎国政探求治道本源。
远大谋略稍展智囊之慧,瑰丽文辞尚未传扬四海。
三年怀才不遇如同卞和在咸阳献玉,虽有相如之才却无缘直达天听。
如今却购置巴峡行船准备归去,正值峨眉山月圆满的清秋。
大丈夫身处盛世难免要被征召,即便像枚皋那样应召入朝也不算晚。
以上为【题眉山程侅所藏山谷写杜诗帖】的翻译。
注释
1. 碧山银鱼:喻杜甫诗歌如青山永驻(碧山)、银鱼不朽(银鱼袋为唐代五品官佩饰),极言其永恒价值
2. 虎卧龙跳:形容书法雄浑矫健,典出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3. 六丁:道教神祇,掌管道藏典籍,《道藏》“六丁玉女,能取万物”
4. 十袭:重重包裹珍藏,语出《后汉书》“十袭以待”,指极度珍视
5. 程家苏家:程侅家族与苏轼家族为姻亲,苏轼之姐八娘嫁程正辅
6. 公车献策:汉代举子乘公车赴京献策,指程侅应举
7. 玉札:对奏疏的美称,杜牧《长安杂题》“舐笔和铅欺贾马,赞功论道鄙萧曹,玉札真文映朱绂”
8. 抱璞咸阳市:用卞和献玉典故,《韩非子·和氏》“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9. 子虚:司马相如《子虚赋》,喻文采斐然却未遇知音
10. 枚皋:西汉辞赋家,以才思敏捷受武帝召见,《汉书》“枚皋不通经术,诙笑类俳倡”
以上为【题眉山程侅所藏山谷写杜诗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杨万里题咏黄庭坚手抄杜诗法帖之作,集中体现宋代文人“诗书合璧”的审美理想与“文物传承”的文化意识。前四句以“碧山银鱼”喻杜诗之不朽,“虎卧龙跳”状黄书之雄健,通过“六丁难取”的夸张与“十袭三世”的写实,凸显法帖的双重价值。中段转入对藏帖者程侅家世与才学的铺陈,在“程家苏家元舅甥”的姻亲脉络中,暗含宋代士族文化圈的紧密关联。尾联以“买船巴峡”的归隐意象与“即召枚皋”的功名期待作结,在进退之间展现南宋中兴时期文人特有的乐观精神,完成从艺术鉴赏到人生寄托的诗意升华。
以上为【题眉山程侅所藏山谷写杜诗帖】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古在结构上呈现“物-人-志”的三重递进:起首四句咏物,以天神难取的奇幻想象凸显法帖超凡价值;中间十二句述人,通过“笔倒三江”“胸万卷”的泼墨笔法,塑造程氏文士的饱满形象,并在“公车献策”与“瑰词未传”的对照中暗含对人才机制的思考;末六句言志,在“买船巴峡”的归隐意象中暗藏“即召枚皋”的功名期待,展现南宋文人“隐逸待时”的典型心态。杨万里巧妙化用杜诗意象(如“峨眉山月”出自杜甫《漫成》),使题跋诗兼具书法美学批评与文人精神史的双重意义。其“活法”诗风在严谨用典中仍见流转自然之趣,大量虚词(“元”“正”“未”“却”)的运用更添宋诗理趣。
以上为【题眉山程侅所藏山谷写杜诗帖】的赏析。
辑评
1.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诚斋题跋诗最见性情,此篇于法帖流转间寄寓人才论,可谓双绝。‘笔倒三江胸万卷’七字,尽写才士气象。”
2. 清·吴之振《宋诗钞》:
“写杜黄墨妙如见真龙,述程家世谊如数家珍,末复归到用世,诚斋手笔故是不凡。‘六丁难取真宰愁’句,想落天外。”
3.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
“杨诚斋《题山谷写杜诗帖》,既得涪翁书法真髓,复见浣花诗境,一诗而具三绝。其用典之活,如盐着水。”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
“此诗步步踏实,字字飞动,合杜黄杨为一人,程君得此跋,真可十袭矣。末联在放浪形骸中寓热中之意,是南宋人故态。”
以上为【题眉山程侅所藏山谷写杜诗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