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长夜漫漫无法入眠,并非因为饮了茶;无风之时,灯影却自行横斜摇曳。
我裹着被子仰面躺着,透过薄薄的书帷望向屋顶;
默默数尽天花板上竹席编织出的花纹,一朵又一朵。
以上为【不睡四首】的翻译。
注释
1.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创“诚斋体”,早期诗风活泼,晚年趋于淡远。
2. 夜永:长夜。《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 非为茶:古人常因饮茶提神而失眠,此处否定此因,暗示失眠源于心绪。
4. 灯影自横斜:无风而灯影晃动,或因烛火自然摇曳,或因诗人凝视久而生幻觉,亦暗含心绪不宁。
5. 拥裯(chóu):裹着被子;裯,单层被褥。
6. 书帷:书房中的帷帐或帘幕,薄而透光。
7. 承尘:古代室内天花板上铺的竹席或布幔,用以承接尘土,后泛指顶棚。
8. 簟(diàn)花:竹席编织形成的花纹;簟,竹席。
9. 数尽:反复细数,极言长夜难捱。
10. 此诗属《不睡四首》组诗之一,整体表达晚年退居后的孤寂与对时光流逝的敏感。
以上为【不睡四首】的注释。
评析
杨万里《不睡四首》(其一)以白描手法刻画深夜无眠的静谧场景,全诗无激烈情感,却在细微观察与动作中透出孤寂与闲愁。诗人排除“饮茶”这一常见失眠缘由,强调内心无端的清醒;灯影“自横斜”赋予静物以动态生命感;后两句写仰卧数席花,看似无聊之举,实为排遣长夜的无奈之举。此诗语言极简,意境空灵,体现了杨万里晚年“诚斋体”由活泼转向沉静、于平淡中见深味的艺术风格。
以上为【不睡四首】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不睡”为核心,层层展开夜之静与心之动。首句“夜永无眠非为茶”先破常理,排除外因,暗示内忧;次句“无风灯影自横斜”以矛盾修辞——无风而影动——营造微妙不安的氛围,似静实动,似安实扰。后两句转写自身动作:“拥裯仰面”显慵懒无力,“书帷薄”透出清寒孤寂;结句“数尽承尘一簟花”尤为精妙:数席花本无意义,正因无事可做、无心可寄,才专注于此微末细节,愈显长夜之空、心境之寂。全诗无一“愁”字,而愁思自见;无一“老”字,而暮年况味尽出。语言如口语,却字字经锤炼,是杨万里晚年“平淡中见筋骨”的典范。
以上为【不睡四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诚斋晚岁诗多静观,《不睡》云‘数尽承尘一簟花’,琐细中见真味,非躁竞者所能道。”
2.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二十三:“此诗写不眠之态,极幽极细。‘灯影自横斜’五字,有鬼气而不觉其怖,妙在淡远。”
3.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三:“‘数尽承尘一簟花’,七字写尽无聊况味,他人百言不能及。”
4. 当代·钱钟书《宋诗选注》:“杨万里此诗摒弃‘诚斋体’旧日诙谐,转为枯淡,然枯淡中有活趣,数席花即其证。”
以上为【不睡四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