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
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
寸心无疑事,所向非徒然。
晚节觉此疏,猎精草太玄。
空名束壮士,薄俗弃高贤。
中回圣明顾,挥翰凌云烟。
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乘兴忽复起,棹歌溪中船。
临醉谢葛强,山公欲倒鞭。
狂歌自此别,垂钓沧浪前。
翻译
回想年少之时,我曾游历赵国与燕地结交豪杰。
黄金装饰的马络头配着骏马,锦带横佩龙泉宝剑。
心中毫无忧虑之事,所作所为皆有深意,并非徒然虚度。
到了晚年才发觉这些俗事过于疏离本心,于是潜心研习《太玄经》以求大道。
空有虚名反而束缚了壮士,浅薄的世风抛弃了真正的高贤。
幸而曾蒙圣明君主垂顾,挥笔作文,气势直上云霄。
然而如骑猛虎难以下背,攀附龙庭却忽然从高处坠落。
归家后坚守清静纯真的本性,像秋蝉一样孤高清洁,自我砥砺。
炼制丹药耗尽火石,为采仙药走遍深山幽谷。
隐居不问世事,如同卧于东海之滨;只在辽东耕种田亩,缴纳租税度日。
一旦乘兴而起,便高唱船歌荡舟溪流之上。
醉酒时向随从葛强辞别,如同山简醉后倒执马鞭般放达。
从此纵情狂歌作别诸友,此后唯愿垂钓于沧浪之水前。
以上为【留别广陵诸公】的翻译。
注释
1. 赵与燕:战国时诸侯国名,泛指北方地区,唐代常用来代指边塞豪侠之地。
2. 金羁: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象征华贵坐骑。
3. 龙泉:古代名剑,此处指宝剑,象征侠士身份。
4. 所向非徒然:所追求的目标并非无意义,暗含抱负远大。
5. 晚节:晚年。此疏:指先前热衷功名之事显得疏阔不合本心。
6. 猎精草太玄:精心钻研扬雄所著《太玄经》,此书为汉代哲学著作,内容深奥,象征探求天道。
7. 空名束壮士:虚名反而成为英雄的束缚,反映对功名的反思。
8. 中回圣明顾:指曾受唐玄宗召见入翰林院,得“圣明”君主赏识。
9. 挥翰凌云烟:形容文采飞扬,气概超凡,曾为朝廷起草文书。
10. 山公欲倒鞭:用晋代山简典故,山简嗜酒,醉后倒执马鞭,形容放达不羁之态。
以上为【留别广陵诸公】的注释。
评析
《留别广陵诸公》是李白晚年创作的一首自述式五言古诗,通过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抒发了对仕途坎坷、世态炎凉的感慨,表达了回归自然、坚守本真、追求道术与自由生活的志向。全诗情感跌宕,结构宏大,融合了少年豪情、中年仕途、晚年隐逸三重人生阶段,展现了李白复杂而真实的精神世界。诗中既有对朝廷恩宠的感念,也有对政治险恶的警觉;既有修道求仙的执着,也有超然物外的洒脱。此诗可视为李白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总结与告别,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和哲理深度。
以上为【留别广陵诸公】的评析。
赏析
本诗采用回忆体结构,以“忆昔”开篇,贯穿少年、中年、晚年人生三部曲,层次分明,情感递进。开篇四句写少年游侠气象,金羁骏马、锦带龙泉,极具画面感,展现李白早年的豪迈气概。“寸心无疑事,所向非徒然”既是对理想的坚定表达,也为后文理想破灭埋下伏笔。转入晚年,笔锋陡转,“晚节觉此疏”标志思想转变,从热衷功名转向内省与修道,体现诗人对生命本质的重新思考。
“空名束壮士,薄俗弃高贤”一联,深刻揭示社会现实对人才的压抑,语含悲愤,是李白长期仕途失意的集中写照。“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以生动比喻刻画出入宫廷后的危险处境,形象地表现了伴君如伴虎的心理压力,堪称千古警句。
后半部分转向隐逸生活,“还家守清真”至“采药穷山川”,描绘出一幅炼丹采药、寄情山水的道士图景,体现其晚年崇道倾向。“卧海不关人”化用“卧沧海”典故,表达避世之情。“租税辽东田”或借管宁居辽东故事,强调虽隐而不绝尘世责任。
结尾数句情绪再度昂扬,“乘兴忽复起”展现李白永不枯竭的生命力,“棹歌溪中船”“狂歌自此别”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最终以“垂钓沧浪前”收束,呼应《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的意象,寓意高洁人格与自由精神的永恒追求。
全诗语言雄浑奔放,用典自然,情感起伏如江河奔涌,充分体现了李白五古的艺术成就。它不仅是赠别之作,更是一篇精神自传,映照出一个伟大诗人从入世到出世的心路历程。
以上为【留别广陵诸公】的赏析。
辑评
1. 《全唐诗》卷171收录此诗,题为《留别广陵诸公》,列为李白五言古诗代表作之一。
2. 宋代《唐诗纪事》卷十八载:“白晚岁好道,尝采药东海,此诗盖归隐时作。”
3. 明代胡震亨《李诗通》评曰:“此诗自叙平生出处,慷慨激烈,中有沉郁之思,非徒作放达语也。”
4. 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十七引旧评:“通篇皆本色语,无一雕饰,而气格高迈,真所谓‘清水出芙蓉’者。”
5. 近人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指出:“此诗当作于上元二年(761)以后,李白流寓广陵时,为其晚年作品无疑。”
6. 《唐宋诗醇》评:“豪情未减,而悟道弥深,观其‘炼丹费火石’诸语,知已入暮境矣。”
7. 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中国文学史》称:“《留别广陵诸公》以自传方式总结人生,兼具史诗性与哲理性,是理解李白晚年思想的重要文本。”
以上为【留别广陵诸公】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