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古笑流俗,素闻贤达风。
方希佐明主,长揖辞成功。
白日在高天,回光烛微躬。
恭承凤凰诏,歘起云萝中。
清切紫霄迥,优游丹禁通。
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
乘舆拥翠盖,扈从金城东。
宝马丽绝景,锦衣入新丰。
依岩望松雪,对酒鸣丝桐。
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
宾客日疏散,玉樽亦已空。
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雄。
闲作东武吟,曲尽情未终。
书此谢知己,吾寻黄绮翁。
翻译
我信而好古,流俗的世俗之风看不顺眼,而一向仰慕贤达之风。
我所希望的是能够辅佐明主,功成之后再长揖而去。
皇帝像高悬在天空中的白日一样,它的光辉有幸地照到了我的身上。
我恭承皇上的沼书,起身草莽中,奔赴长安。
从此后在皇帝身边任清贵切要之职,在紫禁城内自由进出。
由于君王的另眼相待,因此我的声名噪起,如凌烟虹。
常履从天子的乘舆,进出于长安城东的温泉宫中。
我乘着宝马来到这风景佳丽之地,身穿锦衣进入新丰镇。
在骊山温泉宫里,有时游山逛景望松雪而寄傲,有时在筵席上对酒弹琴。
也曾像汉代的扬子云献赋甘泉宫一样问皇上献赋。
皇上下诏对我的“雕虫小技”加以赞美,我的美名从此传播开来,天下皆晓。
从温泉宫回到长安后,王公权贵争相交结,好不热闹。
一旦我朝别金马,辞京还山,就如同一颗蓬草一样随风飘落。
门前的宾客日稀,案上的酒杯已空。
但我自觉才力可合,与当世之雄才相比,一点也不比他们差。
闲来作一曲《东武吟》,曲而情犹未尽。
书此诗向诸知己告别,从此吾将追随往昔商山四皓,返吾初服,啸傲山林去了。
版本二:
我素来崇尚古人之风,耻笑世俗的流弊,常仰慕贤人达士的高洁品行。
正期待辅佐圣明君主,功成之后便长揖而去,不恋权位。
太阳高悬于天,余晖却照耀到我这微末之身。
恭敬地接受皇帝的诏命,忽然间从隐居的山林中被征召而出。
身处清贵显要的宫禁之中,悠然自得,往来畅通无阻。
承蒙君王垂青赐见,我的声名顿时超越烟霞彩虹。
乘坐华盖之车,扈从于金城以东。
骏马华美绝伦,身着锦衣进入新丰。
倚靠着山岩远望松树上覆盖的积雪,对着美酒弹奏琴瑟。
效法扬雄当年向汉武帝献赋于甘泉宫的故事,我也进献文章以表忠忱。
皇帝亲颁诏书,赞美我微小的善行,清雅的名声传布无穷。
归来后居于咸阳,与王公贵族谈笑风生,备受尊崇。
但一旦离开金马门(朝廷),便如飘零的飞蓬般沦落。
宾客日渐疏远,玉制酒杯也已空荡。
然而才华与力量尚存,仍无愧于世间英雄之名。
闲来吟诵这首《东武吟》,曲调虽尽而情意未了。
写下此诗以答谢知己,我将追寻黄石公、绮里季那样的隐士,归隐山林。
以上为【东武吟】的翻译。
注释
东武吟: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四十一列于《相和歌辞·楚调曲》。东武,齐地名,是泰山下的一座小山。晋陆机、南朝宋鲍照、梁沈约等均有拟作。内容多叹息人生短促,荣华易逝。
好古句:谓崇尚古代淳朴的风尚,嘲笑当时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庸俗风气。
素闻句:言向来了解贤能通达之人的风度。
方希句:谓正希望辅佐明君,建功立业后,急流勇退,如战国的鲁仲连,西汉的张子房。
白日二句:谓自身蒙受君恩。白日,象征天子,回光,象征君恩。烛,作动词用,即照耀之义。微躬,自身的谦称。
恭承二句:谓应天子诏书,从村野到朝廷。恭承,应诏的敬辞。凤凰诏,帝王使者送达的诏书。欻(xū),忽然。云萝,指深山隐居之处。
清切二句:谓在宫中任职,悠闲自得。清切,清贵而贴近皇帝的官职。紫宵,帝王之居。迥(jiǒng),远。优游,悠闲自得。丹禁,帝居之禁城。
君王二句:二句:谓在宫中深受天子赏识,声价倍增。凌,升高。烟、虹,借指天空高处。
乘舆句:言随天子出巡,见其地位之高,受宠之甚。乘舆,天子所乘之车。翠盖,以翠鸟羽毛装饰的车盖。
扈从:随从皇帝出巡。
宝马二句:谓乘宝马,衣锦绣,外出悠游。宝马句,言所乘宝马美如“绝景”。绝景(yǐng),骏马名。新丰,旧县名。《汉书·地理志》:骊山在南,故骊戎国,秦为骊邑。高祖七年置。颜师古注:太上皇思东归,于是高祖改筑城寺街里以像丰,徙丰民以实之,故号“新丰”。
丝桐:代指锦瑟。
因学二句:谓效仿汉扬雄,向天子献诗赋。《汉书·扬雄传》: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
天书二句:言天子下诏书赞赏主人公的诗作,从而使自己声名远播。天书,皇帝的诏敕。片善,即小善。此处为谦词。清芬,高洁的德行。此处指文才声誉。
金马:即金马门。汉武帝得大宛马,乃命东门京(人名)以铜铸像,立马于鲁班门外,因称金马门。东方朔、主父偃等曾待诏金马门。《史记·东方朔传》: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此处代指朝廷。
黄绮:商山四皓的简称。
1. 东武吟:汉代乐府曲名,原为齐地歌谣,内容多述士人仕途坎坷。李白借此旧题抒怀。
2. 好古笑流俗:喜爱古风,讥笑时俗。流俗,指当时社会流行的浅薄风气。
3. 素闻贤达风:一向仰慕贤人达士的品格与风范。
4. 方希佐明主:正希望辅佐圣明君主。方,正;希,希望。
5. 长揖辞成功:功成之后拱手告退,不居功自傲。长揖,古代平辈相见时的礼节,表示不卑不亢。
6. 回光烛微躬:比喻君恩照耀到自己这样微贱之人。回光,夕阳返照;烛,照耀;微躬,谦称自身。
7. 凤凰诏:帝王的诏书。凤凰象征祥瑞,代指皇宫。
8. 歘(xū)起云萝中:忽然从隐居山林之处被征召而出。歘,忽然;云萝,指高山幽谷中的藤蔓,代指隐居之地。
9. 清切紫霄迥:形容官职清贵,接近天庭。清切,清贵而亲近君主;紫霄,指高空,喻朝廷。
10. 丹禁:皇宫,因宫墙多红色,故称。通,通行无阻。
11. 赐颜色:得到君主的青睐和接见。颜色,指面容,引申为眷顾。
12. 凌烟虹:声名高过烟霞彩虹。凌,超越;烟虹,彩霞,形容极高。
13. 乘舆拥翠盖:乘坐帝王车驾,有翠羽装饰的车盖。乘舆,帝王或高官之车;翠盖,饰以翠鸟羽毛的车盖,极言尊贵。
14. 扈从金城东:随驾护卫至金城以东。扈从,随从护驾;金城,泛指京城附近的坚固城池,或指长安附近地名。
15. 丽绝景:美丽至极的景象,此处指宝马神骏非凡。
16. 新丰:汉代县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北,为贵族游宴之地,代指繁华之所。
17. 丝桐:指琴,因古琴多用桐木制成,弦为丝制,故称。
18. 扬子云:即扬雄,西汉文学家,曾献《甘泉赋》于汉武帝。
19. 甘泉宫:汉代离宫,在今陕西淳化,为皇帝祭祀和避暑之所。
20. 天书美片善:皇帝下诏书称赞我微小的优点。天书,帝王诏书;片善,微小的优点。
21. 清芬:清美的声誉,如香气远播。
22. 金马:指金马门,汉代宫门名,为待诏学士所居,代指朝廷官职。
23. 飘落成飞蓬:比喻失势后漂泊无依。飞蓬,枯后随风飘转的草。
24. 玉樽亦已空:昔日宴饮的玉杯如今已空,喻宾客散尽、境况冷落。
25. 不惭世上雄:并不愧对世间的英雄称号。
26. 黄绮翁:指“商山四皓”中的黄石公与绮里季,秦汉之际的隐士,象征高洁避世之人。
以上为【东武吟】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诗列入《乐府诗集》卷四十一,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夏李白离开翰林院之时,因此又名《还山留别金门知己》、《出东门后书怀留别翰林诸公》。
《东武吟》是李白借乐府旧题抒写个人仕途起伏与人生感慨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第一人称叙述其由被征召入朝、受宠一时到失意去职、宾客星散的全过程,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诗人既表达了对“佐明主”“辞成功”的儒家理想人格的向往,又流露出道家功成身退、归隐山林的思想倾向。情感跌宕起伏,语言豪迈奔放,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豪中见悲”“盛极而衰”的典型风格。通过回顾自身经历,李白不仅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更在结尾表明超脱尘世、追慕高隐的决心,使全诗在悲慨中升华出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
以上为【东武吟】的评析。
赏析
本诗采用乐府旧题,形式自由,叙事与抒情交融,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开篇即以“好古笑流俗”定下全诗基调——诗人自视清高,不屑流俗,志在辅佐明主而后功成身退,体现其典型的儒道结合人格理想。中间部分铺陈入朝后的荣耀生活:“凤凰诏”“紫霄迥”“赐颜色”“扈从东”等句,极言恩宠之隆、地位之尊,与“宝马”“锦衣”“对酒鸣桐”共同构成一幅富贵风雅的画卷。然而转折迅疾,“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荣华瞬间化为泡影,昔日门庭若市,今则“宾客日疏散,玉樽亦已空”,对比强烈,令人唏嘘。这种大起大落的结构,正是李白人生的真实写照。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并未彻底沉沦,而是强调“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雄”,展现出强大的精神自信。结尾“吾寻黄绮翁”,并非消极遁世,而是主动选择回归自然与本真,是对现实失望后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全诗语言典雅豪放,意象丰富,节奏跌宕,情感真挚,是李白晚年反思人生、抒写心志的重要作品。
以上为【东武吟】的赏析。
辑评
1. 《唐诗品汇》卷七十九:太白此作,托兴《东武》,实自摅其坎壈,词气豪宕而情意沉郁,非深于世味者不能道。
2.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引萧士赟语:“此诗盖白自叙其出入宫廷、宠辱无常之事,感而赋之。”
3. 《唐宋诗醇》卷五:“此诗叙事有致,感慨淋漓。‘才力犹可倚’二语,英雄本色,不以成败论人。”
4. 《昭昧詹言》卷十二(方东树评):“一起便见品格,‘长揖辞成功’是太白一生主意。中段极写荣遇,反衬下文飘零之惨。结处归于高尚,章法完密。”
5. 《养一斋诗话》卷三(潘德舆评):“《东武吟》《梁园吟》皆白晚岁之作,历尽炎凉,语带涕笑,读之令人增感慨。”
以上为【东武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