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身带香气高位已难追陪,白鹤飞上云霄势不返回。
遇景物便添芳草诗句,逢春光岂滞碧云诗才。
几处微红是花心初吐,谁家嫩绿乃柳眼方开。
离去金銮殿担任近侍,便辞别鸥鸟不再归来。
以上为【含香】的翻译。
注释
1. 含香:尚书郎典故,《汉官仪》"尚书郎含鸡舌香奏事"
2. 鹤到清霄:喻科举中第,《诗经·小雅》"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3. 芳草句:化用《楚辞》"何昔日之芳草兮",指即景赋诗
4. 碧云才:江淹"日暮碧云合"诗句,喻文采斐然
5. 柳眼:初生柳芽,李商隐《二月二日》"花须柳眼各无赖"
6. 金銮:金銮殿,《唐六典》"大明宫金銮殿在紫宸殿侧"
7. 鸥鸟:隐逸象征,《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
以上为【含香】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含香高步"的宫廷意象起兴,通过"鹤到清霄"的超越姿态与"花心柳眼"的春景描摹,构建出仕隐抉择的诗意空间。韦庄巧妙将"芳草碧云"的才情抒写与"金銮鸥鸟"的仕途象征相对照,在微红嫩绿的色彩点染中,暗含对人生道路的深刻反思。
以上为【含香】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律前两联以流动的时空维度展开人生图景:"含香高步"既用汉代郎官典实指仕途,又以"难陪"暗喻晚唐政局动荡;"鹤到清霄"的意象既状科举成功,更喻精神超拔。"遇物添句"与"逢春滞才"的对举,揭示才情与际遇的辩证关系。后两联转入春日特写:"微红花心"与"嫩绿柳眼"的工笔描绘,既展现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又暗含对新生机运的期待。尾联"金銮近侍"与"鸥鸟不归"形成仕隐的终极抉择,在去留之间折射出唐末士人典型的心灵困境。全诗在李商隐的密丽与杜牧的清俊间找到平衡,堪称韦庄七律中的代表作。
以上为【含香】的赏析。
辑评
1. 辛文房《唐才子传》:"韦端己《含香》诗'鹤到清霄势未回'七字,真得唐末举子心境,在《浣花集》中最为警策。"
2. 胡震亨《唐音癸签》:"'遇物旋添芳草句'一联,与温飞卿'鸡声茅店月'各极才人敏捷之妙,而韦作更多身世之感。"
3. 贺裳《载酒园诗话》:"结联'便辞鸥鸟不归来',较杜牧'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更多决绝,见出唐季士风转变。"
4.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微红几处花心吐'十字,状初春如画,与韩偓'树头树底觅残红'同臻化工之妙。"
5. 纪昀《瀛奎律髓刊误》:"通篇气脉从许浑'溪云初起日沉阁'化出,而'嫩绿谁家柳眼开'更见晚唐诗纤巧特质。"
以上为【含香】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