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洒水清扫庭院厅堂是应尽之责,行走应答要修饰仪表仪容。
这其中蕴含的哲理现今不必追问,只要恭敬谨慎、端庄仔细地身体力行便可建立功德。
以上为【训蒙绝句小学】的翻译。
注释
1. 训蒙绝句:朱熹为童蒙教育所作的组诗,《朱子语类》卷七"古人便都从小学中学了"
2. 洒扫庭堂:《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
3. 步趋唯诺:《礼记·曲礼》"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
4. 饰仪容:《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5. 体立功:通过体验实践建立功德,《近思录》"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以上为【训蒙绝句小学】的注释。
评析
本诗以蒙学教育为核心,通过"洒扫应对"的日常规范与"敬谨端详"的修身要求,构建起朱熹理学"下学而上达"的功夫路径。诗人巧妙将"庭堂职供"的外在仪轨与"体立功"的内在修养相贯通,在二十八字间完成对童蒙教育理念的诗化表达。
以上为【训蒙绝句小学】的评析。
赏析
此诗前两句以对仗句式铺陈童蒙功课:"洒扫庭堂"承《礼记·内则》"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的古老传统,"步趋唯诺"则对应《弟子职》"先生施教,弟子是则"的师生礼仪。后两句转入理学精义:"是中有理"暗含《小学·嘉言》"圣贤教人,只是要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微言大义,而"今休问"并非否定求知,而是强调《朱子语类》"知行常相须"的实践优先。结句"敬谨端详"四字,既概括《白鹿洞书院学规》"居敬持志"的修养功夫,又以"体立功"三字将日常行为提升至《大学》"明明德"的哲学高度,实践了其《童蒙须知》"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的教育思想。
以上为【训蒙绝句小学】的赏析。
辑评
1. 宋·黄榦《朱子行状》:"先生《训蒙绝句》'洒扫庭堂职是供',即《小学书》之精要,可见圣门教人有序。"
2. 明·胡广《性理大全》卷四十九:"晦庵'是中有理今休问'句,非不要穷理,盖欲学者先践履而后精思,与《大学章句》'明德为本'相发明。"
3. 清·张伯行《小学集解》:"朱子此诗结语'体立功',实本程子'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来,乃孔门'下学上达'真血脉。"
4. 今·陈来《朱子哲学研究》:"诗中'敬谨端详'的修养方法,与其《仁说》'天地生物之心'的宇宙论构成理学'体用一源'的思想结构。"
以上为【训蒙绝句小学】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