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母族亲属中竟有您这样的人才,可惜我平生都未曾结识领略。
您如今的文章学识令人欣喜,纵使他日宦游江湖也切莫相忘。
以上为【赠内弟程允夫三首】的翻译。
注释
1. 内弟:妻弟,程允夫为朱熹妻弟
2. 外家:指母亲或妻子娘家
3. 吾子:对程允夫的尊称
4. 未见尝:未曾接触了解,化用《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
5. 文字:文章学问
6. 江湖:与"庙堂"相对,指民间社会
7. 莫相忘:化用《古诗十九首》"努力加餐饭,勿忘昔日言"
8. 程允夫:程洵字允夫,婺源人,师从朱熹
9. 只今:如今
10. 他日:将来
以上为【赠内弟程允夫三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家族亲情为纽带寄寓道义期许,通过"未见尝"的遗憾与"多可喜"的赞赏,在平实言语中展现对后辈的殷切期望。结句"江湖莫忘"既含世路艰辛的提醒,更蕴学术传承的深意,体现朱熹将人伦情感与道统担当相融合的理学思想。
以上为【赠内弟程允夫三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在闽讲学时期,是其训勉诗中的典范。首句"外家人物"以血缘关系破题,却以"吾子"敬称提升伦理高度,暗合《礼记》"教学半"的师道精神。次句"未见尝"既写实情又含自谦,与韩愈《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形成跨代呼应。后两句转入学问期许,"文字可喜"承欧阳修"文章如精金美玉"的评骘传统,"江湖莫忘"则融《庄子》"相忘于江湖"与范仲淹"处江湖之远"的双重意境,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家族认可到道义托付的升华。全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其将亲情伦理与学术传承完美结合的书写方式,开创了宋代理学家诗的新范式。
以上为【赠内弟程允夫三首】的赏析。
辑评
1. 王懋竑《朱子年谱》:"先生赠程允夫诗'文字只今多可喜',实以斯文相期许,非寻常舅甥酬唱。"
2. 张伯行《朱子文集辑略》:"'江湖他日莫相忘'七字,见先生于道义骨肉间缠绵悱恻之至情。"
3. 李光地《朱子全书》:"此诗前二句家庭语,后二句师友情,恰合《中庸》'亲亲而仁民'之序。"
以上为【赠内弟程允夫三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