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消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翻译
人生识字便是忧患的开始,只要能粗略记得姓名也就足够了。何必以草书的神速来自夸呢?打开草书卷轴,只见笔画缭乱,令人茫然发愁。我虽喜好书法,却常因此自嘲;你有这种痴迷之病,又怎能治愈?你自己说书法中有极大的乐趣,那种适意的感觉,与庄子所说的逍遥游毫无差别。最近你建造了一座名为“醉墨堂”的书斋,说是如同饮美酒一般,可以消解百般忧愁。由此我才明白柳宗元的话并非虚言——人一旦成癖,就如同病人嗜好吃泥土、木炭,竟视如珍馐美味。你在书法上也算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废弃的笔堆满墙角,多如山丘。兴致一来,顷刻挥毫百纸写尽,笔势如骏马奔驰,转瞬踏遍九州。我的书法纯属随心所欲,并无固定法则,点画皆信手而成,懒得去刻意推敲琢磨。可为何世人偏偏推崇我的言论,连片纸只字都珍藏保存?你的成就不逊于钟繇、张芝,自有足以自立的地位;即使稍逊者如罗晖、赵袭,我也自觉不输于他们。其实根本不必像古人那样临池学书,苦练不休,拿那些完整的绢帛丝素,足够做被褥衣物了。
以上为【石苍舒醉墨堂】的翻译。
注释
1. 石苍舒:字才美,北宋书法家,善草书,苏轼友人。“醉墨堂”为其书斋名。
2. “人生识字忧患始”:语出《石鼓歌》韩愈诗句“嗟予小子怨贡父,何异天地之创痍;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苏轼化用其意,表达识字带来纷扰。
3. 惝恍(chǎng huǎng):模糊不清,心神不定的样子。此处形容草书笔画缭乱难辨。
4. 君有此病:指石苍舒沉迷书法如染疾,下文“病嗜土炭”呼应此喻。
5. 至乐:极乐,最大的快乐。出自《庄子·至乐》。
6. 逍遥游:《庄子》篇名,象征精神自由、无拘无束的境界。
7. 柳子:指柳宗元。其《答杨诲之书》中有“吾性愚而嗜古书……或时有得意,忘形厥躯”等语,亦有“病癖”之说。
8. 病嗜土炭:典出《本草纲目》,谓某些病人因身体缺乏而嗜食泥土、木炭,比喻癖好之深。
9. 堆墙败笔如山丘:形容习书勤奋,用坏之笔堆积成山,典故源自智永禅师“退笔成冢”。
10. 钟、张:钟繇(yáo)、张芝,均为东汉著名书法家,钟擅楷,张为“草圣”。罗、赵:罗晖、赵袭,亦汉代书家,名声次于钟、张。
以上为【石苍舒醉墨堂】的注释。
评析
苏轼此诗借题赠书法家石苍舒的“醉墨堂”一事,抒发了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同时也流露出其人生哲学与审美情趣。全诗语言诙谐洒脱,寓庄于谐,在调侃中蕴含深意。诗人认为识字本是忧患之始,书法若成执念,亦是一种“病”,但正是在这种“病”中,人得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快乐。他既肯定石苍舒对书法的痴迷与造诣,也以自嘲口吻表达自己“意造无法”的创作态度,强调艺术应出于自然、发于性灵,而非拘泥法度。末句更以反讽笔法指出世人盲目收藏的风气,暗含对功利艺术观的批判。整首诗融合哲理、艺论与人情,体现了苏轼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和崇尚自然的艺术主张。
以上为【石苍舒醉墨堂】的评析。
赏析
此诗为苏轼七言古风代表作之一,结构跌宕,意趣横生。开篇即以“人生识字忧患始”破题,语出惊人,将文字与忧患相联,奠定全诗超脱世俗的基调。继而批评草书“开卷惝恍令人愁”,看似贬抑,实则为后文“至乐”“逍遥”作反衬。诗人通过“自笑”“君病”等词,巧妙构建起与石苍舒的精神对话,既显亲密,又寓劝诫。中间写“醉墨堂”之名与“如饮美酒”的感受,将艺术快感比作精神疗愈,形象生动。引柳宗元之语,深化“癖好即病亦乐”的哲思。随后铺陈石苍舒勤学之状,“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气势奔放,极具画面感。转入自述“我书意造本无法”,是苏轼“尚意”书风的核心宣言,强调个性与直觉,反对拘泥成法。结尾以“不须临池更苦学”作结,呼应开头,讽刺世人盲目收藏,同时倡导返璞归真。全诗意在言外,表面戏谑,内蕴深刻,融哲理、艺论、友情于一体,充分展现苏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风格特色。
以上为【石苍舒醉墨堂】的赏析。
辑评
1. 《纪评苏诗》卷十六:“此诗借题发挥,言外有味。‘我书意造本无法’一句,足为千古书家立赤帜。”
2. 方回《瀛奎律髓》评苏轼诗风:“东坡才大而气雄,议论纵横,往往于游戏处见真性情,如此诗之论书,实乃论道。”
3.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三:“‘人生识字忧患始’,此语沉痛,非真历世故者不能道。东坡以诙谐出之,尤为高妙。”
4. 沈德潜《唐宋诗醇》:“通篇以游戏之笔,发浩然之气。末数语似放而实收,寓意深远,得风人之旨。”
5.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此诗主旨在‘意造无法’四字,盖东坡自道其书学宗旨,而托于赠人以出之,尤为婉曲有致。”
以上为【石苍舒醉墨堂】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