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shān jū。
山居。
zhèng bǎn qiáo。
郑板桥。
yī jiān máo wū zài shēn shān,
一间茅屋在深山,
bái yún bàn jiān sēng bàn jiān。
白云半间僧半间。
bái yún yǒu shí xíng yǔ qù,
白云有时行雨去,
huí tóu què xiàn lǎo sēng xián。
回头却羡老僧闲。
。
以上为山居的拼音版。
郑燮 · 清代 · 文
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罗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
郑板桥 · 清代 · 文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郑板桥 · 清代 · 诗
一间茅屋在深山,白云半间僧半间。白云有时行雨去,回头却羡老僧闲。
郑板桥 · 清代 · 曲
吊龙逢,哭比干,羡庄周,拜老聃,未央宫里王孙惨。南来薏苡徒兴谤,七尺珊瑚只自残。孔明枉作那英雄汉,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小廊茶熟已无烟,折取寒花瘦可怜。寂寂柴门秋水阔,乱鸦揉碎夕阳天。
卖得鲜鱼二百钱,米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白居易 · 唐代 · 诗
罢草紫泥诏,起吟红药诗。词头封送后,花口拆开时。坐对钩帘久,行观步履迟。
陆游 · 宋代 · 诗
郊居本宴如,触事自多感。况当摇落时,云重天惨惨。路穷非通途,地偏无远览。
刘克庄 · 宋代 · 诗
已傍先庐敞便斋,善和万卷与君偕。少时岁月真驰隙,圣处工夫未涉涯。海浅蓬莱疑可近,云深阊阖不容排。
邵雍 · 宋代 · 诗
太平时世园亭内,丰稔岁年村落间。情味一般难状处,风烟草木尽闲闲。
贯休 · 五代十国代 · 诗
见说山居好,书楼被翠侵。烧熛汀岛境,月色弟兄吟。犬吠黄椑落,牛归红树深。
毛滂 · 宋代 · 词
桃夭杏好。似个人人好。淡抹胭脂眉不扫。
严嵩 · 明代 · 诗
冰同洁白玉同坚,若比蟾光亦烂然。叮咛莫谩题生菜,元奉琼羞在御筵。
项安世 · 宋代 · 诗
陈薛非卿监,赵罗真吏兵。殿中尤给事,馆下范先生。六士书难作,千怀子代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