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书鲁亮侪

己未冬,余谒孙文定公于保定制府。
坐甫定,阍启:“清河道鲁之裕白事。”
余避东厢,窥伟丈夫年七十许,高眶,大颡,白须彪彪然;口析水利数万言。
心异之,不能忘。
后二十年,鲁公卒已久,予奠于白下沈氏,纵论至于鲁,坐客葛闻桥先生曰: 鲁字亮侪,奇男子也。
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
鲁效力麾下。
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
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
父老数百扶而道苦之,再拜问讯,曰:“闻有鲁公来替吾令,客在开封知否?”
鲁谩曰:“若问云何?”
曰:“吾令贤,不忍其去故也。”
又数里,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曰:“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
或摇手曰:“咄!
田督有令,虽十鲁公奚能为?
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宁肯舍己从人耶?”
鲁心敬之而无言。
至县,见李貌温温奇雅。
揖鲁入,曰:“印待公久矣!”
鲁拱手曰:“观公状貌、被服,非豪纵者,且贤称噪于士民,甫下车而库亏何耶?”
李曰:“某,滇南万里外人也。
别母,游京师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
母至,被劾,命也!”
言未毕,泣。
鲁曰:“吾暍甚,具汤浴我!”
径诣别室,且浴且思,意不能无动。
良久,击盆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
具衣冠辞李,李大惊曰:“公何之?”
曰:“之省。”
与之印,不受;强之曰:“毋累公!”
鲁掷印铿然,厉声曰:“君非知鲁亮侪者!”
竟怒马驰去。
合邑士民焚香送之。
至省,先谒两司告之故。
皆曰:“汝病丧心耶?
以若所为,他督抚犹不可,况田公耶?”
明早诣辕,则两司先在。
名纸未投,合辕传呼鲁令入。
田公南向坐,面铁色,盛气迎之,旁列司、道下文武十馀人,睨鲁曰:“汝不理县事而来,何也?”
曰:“有所启。”
曰:“印何在?”
曰:“在中牟。”
曰:“交何人?”
曰:“李令。”
田公乾笑,左右顾曰:“天下摘印者宁有是耶?”
皆曰:“无之。”
两司起立谢曰:“某等教饬亡素,至有狂悖之员。
请公并劾鲁,付某等严讯朋党情弊,以惩馀官!”
鲁免冠前叩首,大言曰:“固也。
待裕言之:裕一寒士,以求官故,来河南。
得官中牟,喜甚,恨不连夜排衙视事。
不意入境时,李令之民心如是,士心如是,见其人,知亏帑故又如是。
若明公已知其然而令裕往,裕沽名誉,空手归,裕之罪也。
若明公未知其然而令裕往,裕归陈明,请公意旨,庶不负大君子爱才之心与圣上以孝治天下之意。
公若以为无可哀怜,则裕再往取印未迟。
不然,公辕外官数十,皆求印不得者也,裕何人,敢逆公意耶?”
田公默然。
两司目之退。
鲁不谢,走出,至屋霤外;田公变色下阶,呼曰:“来!”
鲁入跪。
又招曰:“前!”
取所戴珊瑚冠覆鲁头,叹曰:“奇男子!
此冠宜汝戴也。
微汝,吾几误劾贤员。
但疏去矣,奈何!”
鲁曰:“几日?”
曰:“五日,快马不能追也。”
鲁曰:“公有恩,裕能追之。
裕少时能日行三百里;公果欲追疏,请赐契箭一枝以为信!”
公许之,遂行。
五日而疏还。
中牟令竟无恙。
以此鲁名闻天下。
先是,亮侪父某为广东提督,与三藩要盟。
亮侪年七岁,为质子于吴。
吴王坐朝,亮侪黄裌衫,戴貂蝉侍侧。
年少豪甚,读书毕,日与吴王帐下健儿学嬴越勾卒、掷涂赌跳之法,故武艺尤绝人云。

翻译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袁枚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