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翻译
老来意趣消减,面对离别酒宴,更畏惧流水年华。
况且屈指已近中秋,十分圆满的明月,却不肯照亮人间团圆。
无情的江水全然不顾,只管与西风一起送走归舟。
秋日晚风中江上莼菜鲈鱼正美,深夜里儿女团聚灯前温馨。
穿上旅途衣衫,正好去朝见天子。
朝廷正思慕贤才。
料想夜半时分在承明庐,留你批阅诏书,又派你去筹划边防。
长安故友若问起我,只说依然愁肠缠结沉溺酒乡。
望断秋空落雁,醉来时空拉弓弦惊响。
以上为【木兰花慢 · 滁州送范倅】的翻译。
注释
滁州:古州名。东魏置南谯州,隋改置滁州,唐、宋因之。宋属淮南东路,地处滁河流域,境内琅琊山风景幽美,为游览胜地。
范倅:即范昂,滁州(今安徽滁州市)通判。《滁州府志·职官·通判》:“范昂,乾道六年任。”《宋会要辑稿·职官·一〇之九》:“乾道八年正月十四日诏滁州州县官到任任满,依次边舒州州县官推赏。先是,权通判滁州范昂陈请,故有是诏。”据知此范倅即范昂。唯范氏事历别无所考。并其字里亦莫得而知。倅,副职。
老来:稼轩三十三岁而自称“老来”。一则因为古人常常感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二则针对年少立业而言,现在已过而立之年,而复国大业仍未实现,所以称“老”。
“对别酒,怯流年”句:宋·苏轼《江城子·东武雪中送客》:“对尊前,惜流年。”
秋晚莼鲈江上:《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作者借其指代范昂返乡。
夜深儿女灯前:宋·黄庭坚《寄叔父夷仲》诗: “弓刀陌上看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
朝天:指朝见天子。
玉殿:皇帝处理政事的金銮宝殿,用以代指皇帝。
夜半承明:《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注:“汉有承明庐。承明庐在石渠阁外。直宿所止曰庐。”东汉·班固《西都赋》:“又有承明 金马,著作之庭。大雅宏达,于兹为群。”唐·李商隐《贾生》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视草:为皇帝起草制诏。《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翰林院》:“玄宗即位,张说等人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诏。……或诏从中出,虽宸翰所挥,亦资其检讨,谓之视草,故尝简当代士人,以备顾问。”
筹边:筹划边防军务。
殢酒:沉溺于酒。唐·韩偓《有忆》:“愁肠殢酒人千里,泪眼倚楼天四垂。”宋·秦观《梦扬州》词:“殢酒困花,十载因谁淹留。”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句:《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 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宋·苏轼《次韵王雄州送侍其泾州》诗:“闻道名城得真将,故应惊羽落空弦。”
1. 范倅:滁州通判范昂,倅为副职之称
2. 怯流年:苏轼《洞仙歌》"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3. 莼鲈:用张翰思乡典,《世说新语》"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
4. 承明:汉代承明庐,为侍臣值宿处,《汉书·严助传》"君厌承明之庐"
5. 视草:审定诏书,《唐书·百官志》"玄宗即位,张说等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诏,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剧,文书多壅滞,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
6. 空弦:《战国策·楚策》"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以上为【木兰花慢 · 滁州送范倅】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滁州(今属安徽)任上,是为送他的同事范昂赴京城临安而作。上阕写惜别之情和流光虚度之叹。下阕寄托自己感慨之情。词意层层相催,逼人欷献叹惋,抒发离情中透露着豪放。
本词以送别为经纬,通过"老来情减"的生命体悟与"西风归船"的时空意象,构建出辛弃疾特有的沉雄悲凉词境。词人巧妙将"莼鲈灯前"的归乡温馨与"承明筹边"的庙堂期待相映照,在"空弦落雁"的结句中,完成对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的双重书写。
以上为【木兰花慢 · 滁州送范倅】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赠与范昂的,这次范昂被召回临安,作者对他寄与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能受到皇帝的重用,并热情地鼓励他到前方去筹划军事,充分发挥他的才能。作者借送别的机会,倾吐自己满腹的忧国深情,在激励友人奋进之时,又宣泄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慷慨悲凉之情,磊落不平之气,层见叠出。
上阕头三句“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陡然而起,直抒胸臆,以高屋建瓴之势笼罩全篇。苏轼《江神子·冬景》有“对尊前,惜流年”的词句,此处便化用了但感觉更深沉悲慨。词人意有所郁结,面对别酒随事触发。本意虽含而未露,探其幽眇,“老来”两字神貌可鉴。词人作此词时正值壮年,何以老迈自居,心情萧索至此呢?词人存其弱冠之年“突骑渡江”,率众南归后,正拟做一番扭转乾坤的事业,不料竟沉沦下僚,辗转宦海。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词人出任滁州知州,当时朝廷苟安,北伐无期,旌旗未展头先白,作者只能“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作者身处政治逆境中,对于寒暑易节,素魄盈亏,特别敏感,双眼看友人高蹈离去,惜别而外,另有衷曲,于是浮想联翩,情思奔涌。“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都不管”和“只管”道尽“水”与“西风”的无情,一语双关。既设想了友人别后归途的情景,又暗喻范氏离任乃朝中局势所致。以西风喻恶势力,在辛词中不乏其例。如“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满江红》)“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笔锋陡转,变刚为柔,一种浑厚超脱的意境悠然展现出来,前句用张翰的故事,后句用黄庭坚的诗意,使人读之翕然而有“归欤”之念。此二句当是悬想范倅离任后入朝前返家的天伦之乐。
下阕,转到送别主旨上。“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由上阕末句初跌而出,格调转亢,与上面“归欤”之境构成迥然不同的画面。词人有意用积极精神,昂扬语调,为友人入朝壮色。头二句言友人入朝前勤劳忠奋,三句言朝廷求贤若渴。“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好一派君臣相得,振邦兴国的景象!夜里在承明庐修改诏书,又奉命去筹划边事,极言恩遇之深。承明,庐名,是汉代朝官值宿(犹后代的值班)之地,词里借指宫廷。这几句寄托了词人的理想,表明愿为光复中原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大有李白《永王东巡歌》“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气概。下面再一转折,将滔滔思潮訇然闸住。“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变奋激昂扬为纡徐低沉。倘若友人去了京城,遇到老朋友,可以告诉他们,自己仍然是借酒销愁,为酒所困。长安,这里代指南宋都城临安。“愁肠殢酒”乃化用唐未韩偓《有忆》诗“愁肠殢酒人千里”句,殢是困扰之意。话语外表露出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悲愤。
前面几经翻跌,蓄意蓄势,至结尾,突然振拔:“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词人醉中张弓满月,空弦虚射,却惊落了秋雁,真乃奇思妙想。“目断”两字极有神韵,其实是翻用《战国策》“虚弓落病雁”的典故,可是不着痕迹。一个壮怀激烈、无用武之地的英雄形象通过这两句显现出来,他的情怀只能在酒醉后发泄出来。正如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说:“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慨而机会不来,……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的高明之处在于联想与造境上。丰富的联想与跌宕起伏的笔法相结合,使跳跃性的结构显得整齐严密。全词的感情由联想展开。“老来情味减”一句实写,以下笔笔虚写,以虚衬实。由“别酒”想到“西风”,“归船”;由“西风”、“归船”想到“江上”,灯前下边转到朝廷思贤,再转到托愁肠殢酒,最后落到醉中发泄。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反而正,感情亦如江上的波涛大起大落,通篇蕴含着开阖顿挫、腾挪跌宕的气势,与词人沉郁雄放的风格相一致。
此词上阕以逆挽手法破题:"老来情减"的颓唐与"怯流年"的惊心,为全词奠定悲凉基调。"十分好月"三句突发奇想,赋予明月以人格,与苏轼"何事长向别时圆"共享宇宙无情之叹。"西风归船"的复合意象,既写实景又暗含《九歌·湘君》"沛吾乘兮桂舟"的楚骚遗韵。下阕虚实相生:"征衫朝天"的现实嘱托接续"玉殿思贤"的想象,展现词人虽处江湖仍心系庙堂的儒家情怀。"夜半视草"与"却遣筹边"的工对,既见对友人才干的期许,更暗藏自身"却将万字平戎策"的未酬壮志。结句"空弦落雁"最是辛酸:醉中虚拉弓弦的动作,既呼应"愁肠殢酒"的潦倒,又暗喻"却道天凉好个秋"的难言之痛,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形成精神互文。
以上为【木兰花慢 · 滁州送范倅】的赏析。
辑评
1. 宋·陈模《怀古录》卷中:"稼轩'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本只是说归家乐,然首阕'老来情味减',觉全章机杼参差,如织锦回文。"
2.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目断秋霄落雁'二语,悲壮中见妩媚,较之'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又是一般肝肠。"
3.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故'却遣筹边'三句,便觉哀怨无端,后阕愈唱愈高,至结处乃取譬于虚弦落雁,悲哉!"
4. 今·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此词作于乾道八年滁州任上,'长安故人问我'云云,实为南归十年功业未就之叹,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同为中期词代表作。"
以上为【木兰花慢 · 滁州送范倅】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