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山城连日阴雨绵绵,门外青泥淤积道路。
杜鹃不过是寻常啼鸣,莫要被它的叫声催动着归去。
垂柳默然不语,在行人离去后,也会在风中飞絮飘荡。
明知梦境中才能寻得朝班鹓鹭,在玉殿追随百官行列。
怕你若不饮酒会愁绪太深,并非执意苦留你住。
白发笑我,年年在此送别客友,独自唤船在春江上摆渡。
以上为【御街行 · 山中问盛復之提干行期】的翻译。
注释
盛复之:宋·洪迈《夷坚志·支丁·卷七·灵山水精》:“水精出于信州灵山下,唯以大为贵。……丽水人盛庶字复之,名士也。曾仕于信,得二片,高四寸许,阔称之。”《丽水县志·选举门》载盛庶于淳熙五年姚颖榜进士及第,仕至福建提举。
山城甲子冥冥雨:张鷟《朝野佥载·卷一》:“谚云:‘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冬雨甲子,牛羊冻死。’”杜甫《雨》诗:“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
“情知梦里寻鹓鹭,玉殿追班处。”句:鹓鹭谓朝官之行列,因其整齐有序如鹓与鹭也。《隋书·卷十四·音乐志》:“怀黄绾白,鹓鹭成行。文赞百揆,武镇四方。”
太愁生:“生:字为形容詞後之语助詞。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李白《戏赠杜甫》云:‘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太瘦生,唐人语也,至今犹以‘生’为语助,如‘作么生’、‘何似生’之类。”
笑我:四卷本乙集作“自笑”。
1. 盛復之:辛弃疾友人,时任提干(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
2. 甲子:古代干支纪日,代指连日阴雨,《朝野佥载》“春雨甲子,赤地千里”
3. 杜鹃催归:杜鹃啼声似“不如归去”,《华阳国志》“杜鹃鸣曰不如归去”
4. 鹓鹭:朝官行列如鹓鹭有序,《隋书·音乐志》“怀黄绾白,鹓鹭成行”
5. 玉殿追班:百官依序朝见皇帝,黄庭坚《次韵宋懋宗》“玉殿追班处”
6. 春江渡:化用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以上为【御街行 · 山中问盛復之提干行期】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山城雨景为背景抒写送别情怀,上片通过“冥冥雨”“青泥路”的阴郁意象与杜鹃垂杨的传统别情符号,构建出缠绵悱恻的送别场景;下片以“梦里寻鹓鹭”的仕途慨叹转入“不饮愁生”的劝酒谐语,终以“自唤春江渡”的孤寂画面作结,在欲留还送的矛盾中展现辛弃疾豪放词风中的婉约情致。
以上为【御街行 · 山中问盛復之提干行期】的评析。
赏析
这首《御街行》堪称辛弃疾闲居带湖时期的匠心之作。上片起笔“山城甲子冥冥雨”以绵密雨幕笼罩全篇,“甲子”纪日既显阴雨之久,又暗合《庄子》“春雨日时,草木怒生”的天地生机,与门外青泥共同构成滞留友人的自然阻力。“杜鹃只是等闲啼”以反语出之,表面劝客莫听鹊啼,实则透露自身归隐山城的复杂心境,较之秦观“可堪孤馆闭春寒”更显挣扎。后三句“垂杨不语”转写物态,杨柳飞絮的意象既应和“灞桥折柳”的送别传统,又以“行人去后”的时间差设置,暗藏对别后孤寂的预判。下片“情知梦里寻鹓鹭”陡转现实困境,“玉殿追班”的庙堂记忆与山城雨景形成尖锐对照,道出南宋主战派共同的仕途悲慨。“怕君不饮太愁生”化用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却以“不是苦留”的否定句式,将挽留之情表达得既恳切又洒脱。结尾“白头笑我”三句尤见辛词本色,年年送客的重复动作与自唤渡船的孤独形象,在自嘲中饱含英雄失路的苍凉,其“春江渡”的结穴既呼应开篇山城雨景,又暗藏“野渡无人”的隐逸向往,在豪放与婉约间达成微妙平衡。
以上为【御街行 · 山中问盛復之提干行期】的赏析。
辑评
1.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怕君不饮太愁生’是稼轩白话词妙境,较东坡‘尊前必有问君人’更见朋友真率之情。”
2.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下片从虚处设想,不说我留君,而说君愁须饮,用笔空灵,意亦沉痛。”
3. 叶嘉莹《论辛弃疾词》:“‘自唤春江渡’与上片‘青泥路’形成地理隐喻,可见其始终在仕隐矛盾中寻求精神渡口。”
4.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此词当作于淳熙十三四年闲居带湖时,‘玉殿追班’云云实为其《美芹十论》未获采纳之遗恨。”
5.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结句塑造的‘白发摆渡人’意象,既承续屈子‘渔父’传统,又开创南宋英雄词新境。”
以上为【御街行 · 山中问盛復之提干行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